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一八章 雲詭(上),一品江山,三戒大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胤曾得意的說,這樣可以讓國家‘發生叛亂時,有亂兵而無亂民;在災年時,有亂民而無亂兵。”他的天下,怎樣折騰都出不了大事。

必須要承認,這一手很有用,乃至大宋開國百年來,都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叛亂。所以反對派說,軍隊就是用來吸收社會不穩定因素的,如果隨意裁軍,那麼玩慣了刀槍、滿身戾氣的軍漢回到地方,是要滋事鬧事,影響社會穩定的。

雙方展開激烈爭論,因為什麼時間都是保守派居多,所以反對裁軍的意見佔了上風。而且官家也怕裁軍之後,各地治安急劇下降,眼看裁軍之議就要泡湯……

但這時,文彥博得到了西府長官的支援。當時的樞密使還是龐籍。龐相公雖然在後世戲臺上是個大白臉,但事實上,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好官。他也認朝廷的冗兵之患太甚,應當削減。

有了龐籍的支援,文彥博立下軍令狀——如果裁軍以後社會治安出現問題,或者其他方面出現了問題,唯我是問!

男人要的就是這份魄力,文相公是不折不扣的爺們,在他的力主之下,官家終於同意裁軍。

在文彥博和龐籍的緊密部署下,各地廂軍、邊軍中,凡年齡在五十歲以上,或自願歸農的,都可以回家。這樣國家可以節約軍餉,民間也有人種地,老卒們也可以與親人團聚。最後全國累計裁軍八萬人,國內也沒有發生什麼惡性事件,宋朝開國來的首次大裁軍宣告成功,大大緩解了財政緊張。

但是,還沒來得及乘勝追擊,兩人便相繼被搞了下去,其中搞掉文彥博時,陳恪還是出了大力的。當時,他還很是得意,認為古人也不過如此,自己一個小小的書生,就能透過計謀,神不知、鬼不覺,把堂堂宰相搞下去。

多年以後,隨著他經歷漸多,見識漸廣,終於回過味來……提供黑材料的,是柳老爺子,找人彈劾的,還是柳老爺子!自己明明被那老倌兒給當猴耍了……

不過一個柳老爺子,沒有那麼大本事,但整個將門集團有!因為宋朝重文抑武的國策,大宋將門已經沒有開國時的煊赫,變得十分低調。但低調不代表不存在,曹家、王家、楊家、柳家、慕容家……這些開國功勳的後代,一直牢牢把持著宋朝的軍界。

儘管沒有樞密院的兵符,他們一個兵也調不動,但軍中就是他們的地盤,他們的根本利益。裁軍就是在動他們的徒子徒孫,傷害他們的利益,自然遭到他們的反噬。

百年積累的底蘊,一旦勃發,是出身微寒、驟登顯貴的相公們無法抵禦的。

就連文彥博這樣的智者,都只能黯然離場。不過他還算幸運的,因為知道自己得罪了軍隊,所以外放時,堅決不接受與軍隊有關聯的職務,寧肯當個知州逍遙數載,也不去找那不痛快。

龐籍就慘了,這老倌兒被放到西北防備西夏,手下全是兵……而當年他在西北裁軍三萬,砸了不知多少軍官的飯碗,現在又想讓他們為己所用,現實麼?

因此朝野一直流傳,導致龐相公身敗名裂的屈野河慘敗,其實是將門集團聯手送給他的禮物……不然根本無法解釋,一直和西夏小打不斷的老西軍,能輸成那個鳥樣。

但是前去調查敗因的御史,回來之後的報告中,認定是邊將輕敵冒進所致,逝者逝矣,已經再也說不明白了。

二位相公下課,裁軍之事戛然而止,所削減的幾百萬貫軍費,也很快被各項激增的開支沖銷掉,朝廷再次出現了入不敷出。

這種局面下,富相公給出了他的應對之策——繼續裁軍。既然上次裁軍效果良好,那有什麼理由不繼續下去呢?儘管有人勸他,要小心前任的教訓,但富相公君子不惜身,並不在意。

但與文相公時不同,他沒有得到樞密院的支援。韓琦認為,大宋和西夏處於敵對狀態,遼國又在挑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塵如夢

陳小愚

望闕臺

冬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