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零六章 使遼(下),一品江山,三戒大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趙宗績讓人帶話過來,說可以去接六郎回家了。若是依照相公們的意思,那得等到和遼國談完再說。但趙宗績向官家立陳,連契丹人都不揪著陳六不放了,我們大宋為何還要囚著自己的好兒郎。退一萬步說,就算遼人又翻臉,難道六郎能跑了不成,再說他跑了和尚跑得了廟麼?
官家一想,關著陳小六確實沒意義,還讓小姨子家裡寒心。便讓人傳話給王珪,放人吧,只是別讓他離京就成。
陳希亮一聽,高興壞了,陳恪也了樂了,笑道:“看來,就差那兩把刀的事兒。”
“瞎說。”陳希亮笑罵道:“小王爺重情義,還稀罕你那兩把破刀。”
“可不是破刀。”陳恪糾正道:“一把就夠尋常人家吃上半輩子。”
“行了,別說你那刀了。”陳希亮道:“快去把六郎接回來,那鬼地方,一刻也不能多待。”他想起自己當年蹲得大牢來,那真是人間煉獄啊!
“你去吧,我還有事兒呢。”陳恪心說,回來後還沒去看看月娥呢,也不知她被老爺子打斷腿沒有。
“你去。”陳希亮不容分說道:“他立了功了麼?我去接!回來不收拾他就不錯了。”說著大倒苦水道:“這二年他愈發長本事了,你是不知道,他能活活把人氣死。”
“我去我去……”比起六郎來,陳恪簡直是乖乖仔,老爹一句話,就取消了計劃。趕緊收拾收拾去刑部衙門接人。
陳家書香門第,一門六進士,美名傳天下。但人心哪有知足?陳希亮還想著能更進一步,來個滿堂彩呢——全家就剩下一個六郎還是白身,要是也能考中。便是一段‘滿門皆進士’的千古佳話,那該多圓滿啊!何況六郎從小聰穎,家裡的條件又比當初在青神縣時,不啻天壤之別。且還有那麼多哥哥做榜樣,考個進士應該是輕鬆加愉快的。
可他千算萬算。就是沒料到,六郎的興趣偏生不在‘之乎者也’上,雖然聰明過人,卻對讀書毫無興趣。小時候父兄還能管得了,逼著他從蒙學唸到書院,算是把《十三經》讀下來,應景兒的吟詩作對也學會了一些。可等唸到國子監時。家裡人徹底管不了了,他夥同一幫狗朋狐友整日裡曠課胡鬧,一會兒組織個什麼習武社,走街串巷打抱不平;一會兒組結隊去皇家武學院旁聽,說將來要投筆從戎、報效沙場。
陳希亮自然少不了家法伺候。可那陳六郎從小習武,筋骨鋼澆鐵鑄,每次挨完打還嫌不過癮,必定找塊磚頭往腦門上一磕,啪地一聲,磚碎了。頭沒事兒……把小亮哥氣得呦,直拿頭撞牆。
打是沒有用了,陳希亮只好跟他講道理。他說,你看咱家兩代七口人,六個都是進士,你三哥還是狀元,你要是考不中,不覺著丟人麼?
誰知六郎一翻白眼道:‘六個進士還不知足?你這已經是門閥了知道麼。我要是再考個進士出來。咱家就太圓滿了,月滿則缺。會倒黴的!我這是為了老陳家在做犧牲……’
陳希亮又拿頭撞牆。
改天再換種方式問道:“你為什麼習武不學文?”
“能靠文人收復燕雲,平定西夏麼?”六郎不屑道。
“唉”,陳希亮嘆口氣道:“你說得對,但現實如此,這是個文人的天下。你看你五哥也想保家衛國,但他先考上進士了,然後再去學習韜略兵法,這才是正路子。”
“既然要從武,何必要多此一舉,占人家個名額?”六郎搖頭道:“一屆大比,就那麼幾百個進士,多少人指望著魚躍龍門呢。咱家多我一個也是這樣了,少我一個還是這樣,為什麼不給別人留點機會呢?”
陳希亮直接一口老血噴出,為了生命著想,他是不敢再跟這娃提‘讀書’這茬了。
陳希亮一放羊,陳六郎就更歡實了。還不到十八歲,就已經在開封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