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六六章 狄青保衛戰之開篇,一品江山,三戒大師,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訴杜清霜,自度曲的本質,在於從舊詞牌的固有旋律中,提取出用於文字的格律規範,和用於度曲的旋律走向與板式規範口這樣每當新詞出來,便不再套用舊有旋律,而是按照新詞的聲律、按照從詞牌原始旋律中提取的基礎旋律,單獨譜寫新的樂曲。
這樣一來,新的樂曲只適用於特定的詞,而不像最開始那樣具有普適性,但會與詞完美結合,達到詞曲交融的境界口而掌握子度曲規律的高手,譜出來的曲子與詞的結合度非常好,既可以照顧聲律又可以加入詞文中含有的特殊情緒,亦沒有音樂傷害詞義表達的問題。
這些都是經過歷史檢驗的知識,陳恪也不怕誤人子弟。有了他指明方向,杜清霜可以有的放矢,朝著正確的路子前進,不幾天,便可以把《木蘭辭》中的基本旋律抓出來了,但這不是難點。
難點在於,如何按照每首詞的個性,度出新的特殊旋律,這就牽扯到一個唱腔的問題。有了固有的唱腔,就知道詞的發音,自然可以譜出相應的旋律,然而在宋代還沒唱腔的棲,念,陳恪必須幫助杜清霜,將其創造出來。
而唱腔的優劣,吐字是首位,必須平上去入逐一考究,務得中正。否則,無論怎樣美妙的歌聲,雖具繞樑,終不足取。這時候,就必須將聲韻學引入,想要字正腔圓,就必須用到反切法切音,對唱字字音逐一考究,使之務得中正。
在這個幾乎無人治小學的年代,陳恪幾乎是宋朝最好的聲韻學家了,所以杜清霜對他依賴,沒有隨著時間而減少,反而更大了。
兩人的關係,也從一開始的僵硬客套,漸漸變得熟絡自然起來。
這一日,終於沒有下雨,陳恪正坐在船頭髮呆,杜清霜又來了,獻寶似的將一個汝窯瓷瓶奉到他面前。
“這是什麼?”陳恪拿過來,開啟一看,便看到了熟悉的黃褐色茶葉,頓時大喜道:“你竟然真炒出來了!”
“按照公子說的,殺青、揉捻、乾燥,三部製茶法。”杜清霜道:“試了很多次,只這次讓人滿意。”
“等等,我去燒水”,陳恪從座位上跳起來道:“嚐嚐清霜親手所制的茶葉。”
“還是我來吧。”杜清霜微微臉紅,前後工序倒還好說,中間一道工序,是要用雙手去揉的,現在卻要讓個男子品嚐,實在是羞人。然而能以此報答對方之萬一,她自是心甘情願。說著提起一個密封的陶罐:“這是從城外青雲山上取來的泉水。”
“好吧。”陳恪笑眯眯道:“那我就靜等品嚐了。”便大模大樣的坐在胡床上,聽著身後杜清霜悉悉索索、盛水燒水,他不禁笑了,生活真他冇媽的美好…”如果沒有那惱人事情發生的話。
不幸的是,它偏偏就發生了……
就在昨天,第二隻靴子落地了,罷免秧青的提案,終於擺在了皇帝的面前。
不是具體哪個人提出的,而是中書省的集體提議,這一手很是毒辣,…表明不是某個人和秧青過不丟,而是大家這麼說的……,這很罕見,因為就算丁謂還有三個好朋友,不願被人代表,便沒法用集體的名義提議。
秧青混的得多慘?中書弄裡竟然沒一個替他說話的……更蹊蹺的是,中書省洋洋灑灑數千言,竟找不出他一條確切的罪狀,全都是‘人言道,……就憑這些道聽途說的證據,中書省便要皇帝罷免一位兢兢業業、完美無瑕的西府大臣,理由還是那條無恥之言今外說紛紛,雖不足信,要當使無後憂,寧負青,無使負國家!
最後,中書省的提議是,不要讓秧青再當樞密使了,授予他兩鎮節度使,讓他到地方上去吧……
接到這份提案,官家並不意外,他讓人把秧青找來,當場讓他閱看這份奏章……其實皇帝的心理,已經可堪琢磨了,然而秧青的心思,依然沒變。他始終是那個在東華門外,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