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9章 革新祖傳秘方,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19章革新祖傳秘方

另一頭,黃煜等人已經邁進了縣衙內,時穿目光掃過,發現縣衙廊下挖著深深的田埂,田埂邊還殘留著一些枯枝敗----。”

劉旭回身又掃一眼縣衙:“承信郎是在觀察廊下的田畦嗎?嘿,沭陽縣田畦開墾的還不算多了,自從沈括添置了這些田畦,後來的知縣再也不曾增添過,嘿嘿,你沒有去過深州吧,據說深州縣衙開墾的田畦那才是甲天下,如今要說起種菜成績,數深州通判胡汲為天下之最。

當年胡汲到深州做官,竟能在衙門周圍開墾出1600多畦的菜園子——‘廨有菜圃千六百餘畦’,縣衙每年賣菜可以實收200餘萬錢,如果摺合成白花花的大米,足有餘鬥。

哈哈,200餘萬錢有多少,當時一頭活豬市價大概1400錢,胡大人開墾的那塊菜園子,一年就能長出1400來頭肥壯的肉豬……”

時穿好奇的問:“縣衙啊,這麼神聖的地方,怎麼廊下簷下全種的菜、養的豬,官家也不管管?”

劉旭嘿嘿一笑:“怎麼不管?昔年英宗曾為官衙種菜這事大發雷霆,下旨要求:‘今後諸處官員廨宇不得種植蔬菜出賣。’本來麼,衙門是什麼地方?每一寸土地都是有編制、有身份的,是國家體面的代表,神聖不可侵犯啊,怎能自輕自賤地混跡於農田

但可惜,咱大宋物價上漲的從來就快,官員俸祿不足,而咱大宋朝對貪汙監管的又嚴,一旦官員貪汙,舉薦人、座師、房師都要一塊受牽連,一人當官,百十號同僚相互盯著,不好隨便伸手。再加上英宗陛下說話也說漏了——英宗說禁止‘種菜出賣’,那就是說,並不禁止大家在官衙種菜供‘自家食用’嘛?

哈哈,官家不讓種菜賣,難道自己吃不行嗎?據說,原本衙門種菜只是個別現象,官家此禁令一下,衙門利用閒餘的廊下空地種菜,就在全國遍地開花,因為此舉起因在於陛下言語中的漏洞,自然,官家不好再說大傢什麼。於是,各地衙門周圍的空閒土地便被充分利用起來了。

你想想深州通判胡汲的收益,一年1400來頭肥壯的肉豬啊,實惠帶來幹勁。在這樣活生生的例子面前,滾一身泥巴、種一塊綠地成了咱皇宋官員集體愛好。耕讀傳家,原本是夫子也稱道的美德,從那以後,每年春耕,地方大小官員不必穿著汗衫兒到田間地頭給老百姓示範,鋤鏟耙鎬衙門裡一應俱全。斷案子、批公文的間歇就可以澆澆田,鬆鬆土,既鍛鍊了身體,又充實了腰包……”

“等等,你剛才說充實了腰包,不是說這些菜禁止出售嗎,腰包怎麼充實呢?”

“你還要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官家說禁止出售,可沒有說禁止百姓租種啊?地方官員日日審案子,哪有百分之百的精力全拿去種菜,僱一兩個老農幫忙照看一下,也是應當啊。種出來的菜,一部分當作官員福利發下去,剩餘的讓那包地的老農賣了,官家又不禁止,老農賣錢之後,給官衙上一點租地費用,誰又能說這是錯的?”

時穿沉默片刻:“我曾經去過海州州衙,州衙裡不曾種菜。”

劉旭笑的像一隻偷了雞的狐狸,他笑不可抑地大聲提醒:“長卿,州衙附近,做買賣的店鋪一定很多?”

時穿回憶了一下,點點頭:“沒錯,攤位是很多,把上下班的路都堵上了。”

劉旭大笑:“你不知道吧——那些攤位都是州衙出租的,是衙門把臨街的牆面開啟,建成店鋪給商戶的”

“官家不是說衙門不能賣菜嗎?難道還能租衙門的地盤給人做買賣?”

“當然此乃王荊公的主張,當日王荊公變法,主張將衙門臨街的地盤都租出去,獲得的租金貼補官員薪水,商丘知州張安道據王安石變法而提出的租賃主張,連衙門內的火神廟都租了出去,咱皇宋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