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0章 雙拳難敵四手,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階上的海州知州張叔夜假裝沒看到,而學諭大人以及海州知貢舉、提舉官則眯縫著眼睛,只顧上下打量進場的舉子。
貢園門外,上下打量未來舉人老爺的,不光是知貢舉大人。百姓在士兵跟前擠來擠去,其實也是在打量未來的舉人老爺,而士兵們之所以下不了手,強力驅趕推搡他們的閒人,則是因為前來考察準舉人的,多數是豪富人家的姑娘、媒婆,以及姑娘們攜帶的家丁。
時穿領著黃娥好不容易擠到貢院門口,看到這個紛亂的場景禁不住笑了:“國家掄才大典,居然鬧的跟菜市場一樣,哈哈,這個宋代真有意思。”
黃娥扯了扯時穿的手,在一旁細聲解釋:“這是在相女婿吶現如今他們只是預定舉子,京城裡面如此鬧騰,那是預定進士,據說那裡的場面更熱鬧,都已經不是平常的‘尋看’了,是亂棍齊下的搶奪。”
時穿點頭:“我知道,‘榜下捉婿’嘛……哦,現在這場面,應該稱之為‘榜下尋婿’吧?。”
京城人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可以在第一時間知道誰考上了進士,這些人把持“搶女婿”的專利已經有兩百多年了。漸漸的,其他州縣的老百姓對京城人的把持不樂意了——沒錯,咱不能上東京汴梁城搶女婿,但咱可以搶舉人啊,肥水不落外人田嘛。所以,每次科舉時,抓住考生入場的瞬間,讓自家女兒站在貢院門口,預先挑選幾個考生,一等考生傳來中舉訊息,立刻搶先預定,咱從上游絕了京城人的妄想,那還不成嗎。
於是,貢院門口的姑娘與媒婆、以及膀大腰圓的家丁隊伍,就成了大宋科舉考試中州試的一道風景……想當初張叔夜也是這麼過來的,在萬花繚繞中邁步進入貢院,那是對考生的一種激勵。咱太祖爺不是說了麼:“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太祖描述的就是這種情況,這是對讀書人的一種無形激勵,禁軍、廂軍怎敢下手驅趕?
弄清楚了情況,時穿一扭臉,啊,剛才來時穿家裡討論魯大三人婚姻的三位綠衣媒婆也在場,好嘛,三位媒婆剛剛從時穿這裡掙了十貫——也就是一萬錢,這一轉身,又掙上另一個一萬塊了。這說明媒婆這職業在大宋是很有錢途滴,乃是白領中的白領。
再回身,見到海州舉子們提著考籃,在鶯鶯燕燕的一片尖叫中昂首入場,大宋朝的女人可不像明清那麼拘謹,只這一會兒,時穿就瞅見身邊一位女子第三次向第三個男子揮手致意了,而那位考生一點沒有覺得女友花心,反而覺得很有面子,頻頻含笑,向周圍擺手……嗯,如果他坐上一輛吉普車,再衝周圍人喊幾句“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那場面就更熟悉了。
萬花叢中,時穿雖然身高脖子長,但照樣是很不容易才尋見褚素珍的身影——其實褚素珍在所有的女人當中最耀眼,她佩戴著銀絲髮網,那套“花想容”銀飾品隨著她小腦袋的擺動,在人叢中彷彿一顆耀眼的星星,想不注意都很難。
這時的褚素珍滿臉通紅,她的袖子已經挽起來了,露出了宛如白玉的胳膊,一對精緻的銀色臂釧吊起了袖子,黑色的綢衫上用白線、淡藍線繡出藍天白雲,以及一對飛翔的大雁,這對飛翔的大雁隨著褚素珍的跳動,飄飄欲飛,令過往的舉子走過路過,都禁不住要停下腳步打量幾眼,有認識這位海州第一才女的,還要腆著臉搭訕幾句,得到褚素珍的回應,立刻像中了五百萬彩票一樣,嘴角已經咧到了耳稍。
當時穿擠到褚素珍身邊的時候,正聽到褚素珍高聲唸叨,似乎在激勵某男,又似乎並不針對某一個人。詩曰:“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蹕跋黃塵下,然後別雄雌。”
時穿腳步稍稍停了一下,果然聽到褚素珍身邊,不出意料的響起一個男性嗓音的捧場聲:“好詩啊好詩,果然好詩。”說話的除了施衙內還能有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