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9章 意亂情迷,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59章意亂情迷
時穿馬上醒悟過來,羞慚的笑了:“哈哈哈哈,瞧,一個造反的訊息,連我都不得不動作起來,別人恐怕也是這樣,這件事過後,天下各處恐怕也是沉渣泛起——確實該組織團練保護好自己了。”
崔小清搖頭:“不切到自己的肉,怎麼會感覺到痛?那些大戶組織團練,不過是想掌握村中大權而已,此處莊子原來也是個小戶,跟方家有親,海公子替我買下村中土地的時候,也用了一些手段,或許得罪了方家上下。
以前我住在廟觀中,平常不來莊子上,又因為在朝廷那裡我不納稅不應差,所以錢糧簿上把這裡稱為‘崔莊’,方家貪圖賦稅錢糧上的優惠,忍下了這口氣,但自從縣裡在錢糧簿上給我立了女戶,這地方的賦稅又恢復了,我崔氏享受女戶優惠,方家一點便宜沒佔到怎會甘心?
如今他瞧他們左一招右一招的,不過是想把村中的大權重新捏在手裡,好讓我屈服而已……”
時穿吃了一驚:“女戶——你已經把度牒賣了?”
崔小清笑著解釋:“傻子,桃花觀發生那麼大的事,我在其中並沒有替觀上遮掩,這醜聞一出,道監不滿意,道觀不滿意,我已經被趕出道觀,海州無賴子看中我手上的度牒,心思蠢蠢欲動的,我留著度牒招災惹禍呀?
這年頭,想買度牒的,誰想著讀經修行,不過是家產大了,想買個度牒把田產寄放在度牒名下好躲避差役與賦稅,能有這份想法的,多是些勢力雄厚的大員外,我留著度牒無用,不如賣予他們結個善緣,也好彼此方便。”
“哦,你沒了度牒,這崔莊又設了女戶,那方員外還爭什麼?難道你嫁入他家,官府還不取消女戶?”
“噫嘻,我若真嫁了,官府自然會取消女戶的——海州一地總共才三個縣,這還要算上海州府城本身。海州地方官的糧賦資源並不多,怎肯設立那麼多女戶?
不錯,海州城是知名的六大茶市,茶商的金銀塞滿了地窖,他們買起土地來,動不動就是一千頃,我這幾千畝土地算什麼?可這些都屬於州衙,縣衙只能幹看著,唯有城外的鄉土,才是海州縣的稅源。
這裡,原先不過是某茶商名下田產的一部分,那位茶商買地的時候,都是零零星星的,費了多少年功夫才聚集起這塊土地。眼前這莊子,除了方家之外,其餘各家都是早先居住於此,房子都建在自家田頭。後來海公子建莊,他們才把屋子重新收拾一下,聚居成村。
此處今日叫做‘崔莊’,但如果被哪個茶商看上了,一擲千金的買下來,也許這個村子會被推平,成了別人田莊的一部分,也許它會改個名字,隨那位茶商的姓——方家的,未必不是存著這種想法。
這村落如此靠近海州城,雖有種種不便,比如土地貧瘠,人口密度大……但幾千畝土地一個姓,說到哪裡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方家為此捨棄一個女戶,又算得了什麼?”
“原來如此,看來海公子在此處設立莊子,真是精心選擇啊……我不走了,就在村裡多呆幾天了——我也是村中上戶之一,居然一點不知道村中的狀況。”
崔小清翹起蘭花指,端起茶杯品嚐了一下,那殷紅的嘴唇,襯上定窯的白瓷,顏色對比非常鮮明,紅得更豔,白得如玉……察覺時穿看愣了,崔小清滿意地抿著嘴,偷偷一笑,接著解釋:“這村落其實簡單,總共六個姓。加上這六姓分家出來的人,也就十幾個家族,三百餘戶。
村裡獨門小院居住的,基本上是村中佃戶,靠租種別人的土地為生。而村中幾個大戶都在城裡有鋪子,當初海公子為了把大家綁在一塊,在村中建了幾個作坊……我的佃戶當中,在作坊裡務工的佔大多數;在田裡忙活的,反而是家中最沒出息的。
這三百多戶、十餘個家族、六個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