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8章 不拿俸祿的閒人出手,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城與雲臺山之間,原先並沒有大規模民居,基本上都是農田,後來海公子建莊後,又將其轉讓給崔知縣,隨後,在附近置產的農戶以及商人,貪戀莊子所享受的知縣照顧,並紛紛來附近定居,一來二去,此處蔚然成村,但因為莊中首戶依舊是崔小清,故而被稱為崔莊。
跟隨時穿的衙役是蒙縣尉派來,幫助看守豆腐巷的兩名衙役之一。這名衙役是因公殉職的王三麻子親屬,原本由他頂替王三麻子的職位,也是官場的潛規則,但由於這傢伙年紀還小,才二十出頭,在古代這年齡只是一個才加冠的小“蒙童”,故此蒙縣尉讓他暫時實習一段時間,等熟悉了衙役的工作方式,再去填補王三麻子留下的空缺。
王三麻子死於插翅虎之手,而插翅虎則被時穿擊斃,所以時穿也算是這位名叫“王小川”的候補衙役的恩人,只是時穿上路以來,不怎麼愛說話,只顧騎在馬上東張西望,故此王小川就與周毅搭訕到了一起。
在桃花觀那場搏鬥中,總共有兩名衙役陣亡,三名重傷,傷者還在休養,另一位陣亡衙役兒子還小,不曾提出補選衙役的要求,只是拿了一筆撫卹金,並開始自己的生活,所以王小川在衙役當中找不到玩耍的夥伴,這次是他第一次出公差,一切都透著新鮮,便跟周毅聊得熱火朝天——按規則,辦案的衙役是不能與苦主發生直接交往的。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於歌……”,望著周毅時不時的與王小川發出歡笑聲,情緒很振奮,騎在馬上的時穿禁不住搖搖頭。
此時剛剛夏初,但農忙季節已經過了,農田裡的麥苗正在抽穗,走出海州城不遠,就已經看到農田裡三三兩兩的農夫牽著牛躑躅於道,當然,時不時的也有兩三名衙役,押著哭哭啼啼的兩三人,往縣城裡走。
鄉間的安寧與衙役的吆喝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幅奇怪的畫面。過往的衙役有屬於縣衙的,也有屬於州衙的,不過王小川通不認識,偶爾有幾個衙役認識他,隨口向他打招呼,王小川只是尷尬的回應。
騎在馬上搖晃的時穿禁不住俯身問:“小川,這算什麼,你們衙役不抓賊,讓我這個不拿俸祿的閒人出手,自己卻來抓一些可憐百姓?”
王小川悶悶地說:“今日是五月初八,各地官衙在催繳青苗款,衙役們都下鄉了,唯有我這個閒人還有空,要不然怎會讓我出來。”
時穿在若有所思的說:“青苗款,我記得清明節踏青的時候,曾遇到官府在路邊設酒肆,誘惑那些領取青苗款的農民進酒肆吃酒,哦,都用上ji女了。”
王小川低著頭回答:“三月初五、四月初五,是青苗款放貸的日子,青苗法下,每個官員都有放貸的任務指標,所以知縣老爺們,知州大人們,在那幾日要不遺餘力的哄騙農夫接受放貸,可青苗法是什麼玩意,經過十幾年推行,大家都知道是什麼玩意,如今已鮮有上當受騙者。
但百姓能夠拗得過官府嗎,知縣將任務指標分解到各村、各鄉,村長、鄉長拿了指標之後,狠心點的轉過頭去欺壓鄉里,心思善良的,或許能夠庇護鄉親一二……”
周毅在一旁插嘴:“都是鄉里人啊,心思善的員外們,也是土裡刨食的,能有多少收益貼補鄉親?這青苗法實行十幾年了,現如今,心思善的員外幾乎都已被折騰的破產,鄉間只剩下魚肉鄉里。”
時穿催促:“你接著說——既然三月初五、四月初五放貸,那也要秋收之後才回收青苗款吧,怎麼五月初八就開始有人四處催繳。”
王小川回答:“大將,官老爺放貸有任務指標,回收貸款也有指標的,官人們把青苗款放出去,唯恐收不回來,自然早早的開始催繳——四月初五放的貸,按慣例,衙門從五月初五開始催繳。現在地裡的麥苗還沒有長成,大家手頭都不寬裕,不得已,自然有很多百姓變賣田產,甚至變賣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