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6章 定下規矩,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否讓那些花膀子也交幾個入會錢?”
時穿回答得很快:“那就每人每月兩個銅板吧。收了這兩個銅板,我會製作一個小銅牌,讓他們掛到脖子上,今後沒有牌子的,禁止來左斜巷上工。”
穆順小心的回答:“兩個銅錢,倒也不貴。只是如今失去土地的農民越來越多,碼頭上的活並不好找,東主將他們組織起來,萬一每天他們掙不夠養家餬口的錢,日子久了,不免要抱怨。”
時穿輕輕的搖了搖腦袋:“你還沒說——這碼頭上扛包是一項季節性工作,只有每年的信風季節才活兒多,其餘時候,花膀子們總是閒著沒事兒幹,在碼頭上生事打架……
可是穆老大,咱麼現在缺的是人手,碼頭上這群花膀子各個身強力壯,既然能扛得動包,也能扛得動其他東西,嗯?”
穆順聽懂了時穿話裡的暗示,他趕緊拱了拱手,又把話題轉到了眼前:“東主既然對左斜街做好了籌劃,小老兒就不再多談,只是這條錦繡街……歷來,各家自掃門前雪,店鋪打掃門面上的衛生天經地義,也不需要另外掏錢的,東主所說的這個清潔費,不知道該怎麼收取。”
時穿一指錦繡街,回答:“我剛才量了一下,整條街道大約有兩裡(約八百米),按每尺三到五文錢收取清潔費,各個店鋪應當承擔的起。收了這筆錢,我會僱幾個老弱病殘,每天早晚來打掃這條街道,此外,我還會僱人將這兩條街道鋪成青石板路面,再增設路燈,鋪設石桌石椅,爭取把錦繡街變成東門外最熱鬧的夜市。
不過,我既然出錢修繕這條街道,那麼我要求:今後沿街鋪面無論誰想出售,我都有優先購買權;另外,沿街店鋪無論大小,我都要佔半成(百分之五)的股份——修設路面增設路燈,總是要花錢的,這份錢分攤到各店鋪頭上,出資比例大約也在半成(百分之五)左右,所以各店鋪掏這份錢不虧。”
時穿說的話,不是與各店鋪老闆商量,而是一種通告——如果各店鋪老闆覺得做不下去了,那麼時穿願意收購他們的鋪面。
如此一來,老闆們還有什麼說的呢?
大宋是一個商業時代,能在全國六大茶市之一的海州做買賣,各個都不是糊塗人。這些老闆聽了時穿的盤算,又知道時穿名下三位徒弟乃是海州新崛起的知名建築師,不禁對未來有了一份期待……如果真把街道建設好了,讓每月的收益提高兩到三成,那麼付出百分之五的收益,也不算虧啊。
想想看,能虧嗎?錦繡街就在東城門下,大宋朝是不宵禁的,夜裡出入碼頭,必須經過東門城下。如果錦繡街辦成海州城知名的夜市,那等於給沿街鋪面增加了百分之二三十的營業時間,進出碼頭的人總是要經過這裡……藉助時穿的兇名,想必這條街上敲詐勒索的,會少點吧,如此,老闆們的經營成本便降低了很多,加上新增的客人……這筆買賣划得來。
幾位首先聽到訊息的老闆都表示絕不搬離錦繡街,時穿趁機要求這幾間店鋪,每間贊助一名夥計,組成一個“會計師事務所”,收取相應費用,以及參與管理街道……而後他帶著剛成立的會計所人員,向左斜街趕去。
現在端午節剛過,正是茶葉大量交易的季節,許多海商都在忙碌的備貨,準備秋季到來的時候揚帆南下。只見挑夫們挑著一簍簍用錫紙包裹的茶錠,川流不息的進出各家店鋪,那些形似方磚的茶錠,又被各間茶行一塊塊碼放在長條板箱中,這些長條板箱最後都會被送到左斜巷、右斜巷的貨棧存放起來,等待裝船起運。
大宋朝的茶葉就是這樣一塊塊被輸送到全世界,然後換來一塊塊的真金白銀,沉澱在海商家中,再透過海商的享受,分散到大宋平常百姓家中。而這筆佔全世界財富百分之七十的金銀,最後會被蒙古入侵者搜刮而去,像蝗蟲一樣吃幹喝盡,留下一片財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