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章 吃喝不愁,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屈二他哥打著哆嗦:“用琉璃(玻璃)製作蒸發皿,那該是製作仙藥的吧,當今官家崇道,喜歡製作丹藥,我這個蒸發皿,如果讓官家知道了可不得賞我一個道官做做。”

“道官”這個詞讓屋內幾個人都皺著眉頭,屈鑫見到時穿神色不好,趕緊說:“子不曰怪力亂神,哥哥怎麼說著說著,就說到鬼怪上面?”

“啐——你書讀多了,都讀傻了。告訴你,當今天下唯有兩種人不用納稅,一種是十年寒窗高中的舉人,一種是佛道出家人。如今每年四十萬舉人趕考,取中的進士不過三百餘人,比遭雷劈的人還罕見。小弟你讀了多年書還是一個村秀才,不如去做個道士,花點錢買個度牒,肉也吃得,美色照樣不少,還能順便拐女人……”

才說到這,屈二他哥突然想起,時穿一夥人就是拐騙案的受害者,他聲音低沉下來,依然不甘心的說:“你看桃花觀的妙泰,雖然離開了桃花觀在家修行,但她手裡頭有一張度牒,不知多少人帶著田產想投靠她門下,人圖的什麼,不就是圖個免賦稅徭役,且官府管不著嗎?

我圖個道官又算什麼?你是沒出息,總考不上舉人,現在家裡賦稅重啊,光差役一項,每年免費要給官府做幾個月,如果你考了舉人,或者我當了道官,這些差役賦稅全免了,能省多少錢啊?”

時穿聽到兒,聽出了門道,假裝不經意的問:“你知道妙泰道姑如今住在哪兒?”

屈二他哥一揚脖子:“當然知道,我家娘子就是從她莊子上出來的,她現在自立了女戶,因為手上有出家人的度牒,所以整個村沒有差役,賦稅減免七成。那個村還是近幾年人口自然匯聚,才形成的村落,所以現在被稱為‘崔莊’。”

“那莊子,離城很遠嗎?”這年頭十里路能夠走半天,如果太遠了,時穿就考慮放棄了。

“不遠,離城約十五里開外,她家的莊子再過去兩三個莊子,也就是雲臺山。”

時穿想了想,沉吟:“也好,反正你要準備材料,採購一些配件才能給我提供貨物,明天有空,我去轉轉看。”

黃娥馬上一指門外,打岔說:“哥哥走了,環娘沒人管便會玩瘋了,不如哥哥把環娘帶上吧。”

豆腐西施剛才聽得滿頭霧水,這時才找見空隙插嘴:“大郎你又要鼓搗點什麼,這次缺錢嗎?嘻嘻,你日日住在我家院子,要不我幫你湊一點小錢,多少也我算點股份。”

時穿噢了一聲,態度很不以為然:“不過是一點簡單的物理提純法,李三娘馬上會看到一場化學大變化,那才是劃時代的……既然李三娘想湊一份子,那就來吧,一點小技巧,不值得藏著。”

李三娘趕緊表態:“值得,以前我家的滷水都是用絹紗過濾,一層絹紗不夠,要好幾層墊上才行,如今用宣紙,這宣紙雖貴,但總比絹紗便宜吧。”

黃娥很討厭豆腐西施這種商人趨利的習慣,她皺著眉頭插話:“可是絹紗可以反覆使用,這宣紙用過一次,恐怕再用不成了……如果讀書人知道我們如此糟蹋好紙,怕又要罵我們侮辱斯文了。”

李三娘啪啪胸口:“嘻嘻,這院裡不是沒讀書人嗎。這樣才好,讓那些酸儒根本想不到,這才是好生意——洗牙沙,這玩意看著量不大,卻跟煤餅一樣,都是細水長流的生意。大郎,我與你十貫錢,夠你做試驗了,做成的生意,算我一份。”

說完,李三娘擔心的看了看時穿——她連續幾嫁,可都嫁的是讀書人。

沒錯的,中國象形文字起源於圖騰祭祀,所以古時候字都是神聖的,一般不容褻瀆。連帶寫字的紙也是神聖的,誰敢糟蹋紙,讀書人會群起而攻之——這要是讓大宋朝讀書人知道,一夥人躲在屋裡用唐代貢紙:宣紙當濾紙,那這一屋子人別想活了。肯定被人罵死。

然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