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章 頂級華麗,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屐。蕩除淝水之戰中,謝安得到勝利的訊息,激動地將木屐上的木齒在門檻上磕斷,日本人因此將他們腳上穿的木屐命名為謝安屐,意思是這木屐秉承東晉名士。
除此之外,日本人走路的方式,也是學著宋代“華族”步行的方式——裙角壓著一塊玉佩或者印綬,後者,譬如宋代官員經常佩戴的小金魚。因為裙角壓著,走起路來只能邁著小碎步,日本人認為這種走路方式很華夏,是頂級“華”麗。
街上甚至搖扇子的方式也是完全相同——此時日本正處於平氏時代,這時代遺留下的書籍曾詳細記載宋人的瀟灑,“華族”搖扇子的方式乃是日本貴人竭力想模仿的,非這樣就不“華族”。具體說,都是伸出手臂,腕部快速擺動,雖身體走動但整個手臂絲毫不動,以完美保持平衡,日本人以為這是頂級“華禮”,非常華夏。
一群群人就這樣深衣褥裙,輕搖小扇,蹬著木屐,踏踏踏的走過青石板路面,邁著悠閒地小碎步越過時穿,他們(她們)偶爾彼此調笑著,但笑的同時,都很“華夏”的用小扇掩住口唇——這就是古禮所說的“笑不露齒”……
街兩邊,許多攤販見縫插針的擺攤設點,宋代沒有城管,你要是宋朝人,自己準備個挑擔,就能在祖國的土地上擺個小攤餬口,沒有人來“依法打砸搶”。這種肩挑小擔走街串巷的商販被稱為“行商”,他們一根扁擔挑起了所有的貨物,走到地頭,扁擔一放,兩頭的籠箱一開啟,就可以賣貨了。
宋代朝廷對行商幾乎不徵稅,或者徵很少的稅——人挑著小擔養家餬口而已,徵稅既麻煩,行政成本也高,官員們乾脆偷個懶,對這樣的事情不管不問。
不僅如此,宋代還設立專門供行商擺攤設點的市場,稱之為草市,因為這種草市通常是夜市或者早市,所以也被稱為鬼市,意思是他們像野鬼一樣遊蕩。
這是一個依靠鄉約民俗彼此約束的民情社會。
喧鬧的街道兩邊是店鋪,擺攤者擁擠到廊下,幾乎堵死了店鋪的大門,站在店門口的夥計很不顯眼,他們站在攤販中抄著手,不時地用笑臉勸解左右貨郎:“陳三郎,你把貨擔往旁邊擠一擠,你家客人都堵我門口了。”
與此同時,貨郎則聲嘶力竭的叫喊著:“客官你往這裡看,這是綵線,我家的綵線顏色最多,光是紅色就有七八種,纏出來的瓔珞與百索別提多好看了,繡出來的香囊——我跟你說,客官,用我的絲線可以把桃花的花瓣由深入淺繡得活靈活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