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章 採花賊,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55章採花賊
“哦,那大概是五年前吧,那小官人不知怎麼打聽出,顧二嫂親生的兒子做了知縣,小官人便偷了顧二嫂私房錢,自個尋摸這找上門去,想落個出身,當時顧二嫂剛好懷著顧家小七娘,聽到訊息後趕緊派人抓回了小丈夫,並連夜搬到了海州城,從此在這裡一住十多年。
顧二嫂那小男人當初愛折騰,平常也不出去謀生,整天泡茶館看唱戲,家裡什麼大事一概不管不顧,顧家上上下下也全當白養一個閒人,而那次搬來海州,因走的匆忙,房子買的價格高了,一下子折騰光了家底,那時我剛嫁入豆腐巷,我男人還開著騾馬間,那間豆腐店是租出去的。街坊鄰居的,便走得近了點,誰知那男人是個有福之人,眼看家底折騰空了,要過窮子日了,兩腿一蹬,走了……”
豆腐西施嘮嘮叨叨說這話,時穿突然發覺自己最近有點八卦,似乎對這樣張家長李家短的話題很感興趣,啊,都是閒的了,他好奇地問:“顧二嫂居然有個當官的親兒子……難道那兒子再沒跟顧二嫂來往過?”
豆腐西施撲哧一笑:“哪裡是顧二嫂的兒子,平民百姓這麼說,只是圖個好聽。自古妾生的孩子,都是寄養在嫡母名下,誰在意親生母親是誰?那些有情義的庶子庶女,還記起自己有一位生身母親;可人情冷淡的,不僅完全按照禮法行事,討好嫡母都來不及,還唯恐別人知道自己是妾生的,讓人小看了去……
要說顧二嫂他兒子,還算相處的好的,畢竟那是她從小親手養大,這小官人,逢過年還記得給親身母送份禮來,只是絕不在禮單上署名。顧二嫂也知道誰送的,唯獨擔心那孩子被人看不起,十多年來,她總是避著自家孩子,從不與他見面,也就逢年過節彼此往來個禮物,平常則井水不犯河水。”
不知什麼時候,黃娥時候走了進來,她依著門框插嘴說:“這也是律法規定的,天下間那麼多妾生子,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
豆腐西施噗哧笑了,她上前撥拉一下黃娥的腦袋:“奴家一聽你說的話,就知道你這小東西也是嫡母的嫡女,可你哪裡知道做妾的苦處。”
黃娥嘴角露出一絲嘲諷:“自古以來,天地總是保持著陰陽平衡。這世界男人有多少,女人也有多少。一個不多,一個不少,剛好個個配對。身為女子,若想找一個小門小戶的男人,守著男人一心一意過日子,也不是全世界的男人都死光了,她找不著,只好另尋高門。
她自己不願嫁入小戶人家做正妻,非要到高門大戶做個妾——圖的是什麼?既然自己的所圖實現,就別怨日子苦,一飲一啄,莫非前因,那些苦處也是她們該得的。哼,從來,只見那些女人打破頭往高門大戶擠,沒聽說她們避如蛇蠍,看來那點苦處,相對她們獲得的,已不算什麼了。”
豆腐西施咯咯一笑:“奴家不和你爭,這樣的事情,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爭起來沒個完。你看不慣妾室,今後啊,這滿屋子女人,可有你爭的……嘻嘻,大郎,你說寒食節要出門踏青,姑娘們都準備好了嗎。”
寒食節這天,按規矩要熄滅灶火吃冷食。等傍晚的時候,百姓再從寺院,或者德高望重的族親那裡引取新火種,回家點燃已經熄滅的灶火——古時候沒有打火機,雖然類似火柴的東西宋代也有,叫“法燭”,但這東西當時很罕見,所以普通百姓過日子,不能每天都生活造飯——於是,灶裡的火一旦點燃,就要一年不能熄滅的。
每年,唯有寒食節這天,他們熄滅灶膛內燃燒了一年的灶火,夜晚再重新引燃新火——圖的是辭舊迎新。
引取新火種是有講究的,從子女雙全的家中引來的新火,被認為“福火”;從才華橫溢的家中引來的火,那是文曲星的火種……時穿這群人旅居他鄉,按慣例只能從寺廟當中取火種,以祈求一年平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