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章 天大的麻煩,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時,鐘聲雖然已經報告“酉時正”了。時穿再回頭仰望一下鐘樓,等發覺鐘樓上巨大的日晷,時穿恍然大悟:明白了,古人計算時間使用日晷的陰影位置來衡量,太陽落山的時間雖然每天都不一樣,但在日晷上,太陽每天在相同的陰影刻度(時辰)落山。

時穿隱約記起:以太陽陰影位置為衡量的日晷時間,如果嚴格用北京時間來度量,那麼每天每個時辰的長短都是不一樣的——而正是這一發現,讓人們確認:地球的軌道是橢圓的。

所謂“春日苦短”,大約就是這個意思。在春天裡,每個時辰都比夏天短啊。

弄明白了這個道理,時穿依舊邁著不慌不忙的步伐繞過鐘樓,來到位於東大街街首的州衙——是州衙,不是縣衙。

州衙左右的店鋪已經掛出了燈籠,推著小車挑著擔子的行商,已經圍在州衙門口等著,就等州衙關閉大門,他們好堵住門口擺攤做生意。時穿艱難地穿過小車挑擔,在州衙門前稍作停留,先望了望那一人多高的鳴冤鼓,啊,時穿真想摸摸鼓面……當然,有機會錘兩下,那就更自在了。

可是旁邊的蒙都頭不許,時穿每看到一個新玩意,蒙都頭總是閃身上前,又攔又勸的,令時穿很不爽。

州衙大堂側廳,這原本是用來招待……好吧,其實這裡是用來收取賄賂、密談賄金的地方,如今坐滿了海州高官、知州大人、州通判、州刑獄、州都頭、知縣……

知州大人等得不耐煩了,命令:“去催催,都進衙這麼長時間了,怎麼還沒有走到這裡?”

去催促的衙役不一會兒進來彙報:“大尹(知州的尊稱),那位時穿時長卿正像猴子一樣滿院上躥下跳,看什麼都新鮮。蒙都頭抓都抓不住,這會兒,他正像蝙蝠一樣攀在廊頂的樑上,說是要看看樑上的畫柱出自誰的手藝?”

知州大人一聲呵斥:“這廝……罷了,等會我見一面,其餘的事情,由海州縣處理吧。”

通判大人也笑著:“真是個傻子啊,果然傻了——誰人敢到州衙門上,檢視畫柱雕樑。”

好不容易啊,時穿終於走到這座小廳門前,知州大人遠遠打量了一下,發現對方果如傳言那般,兩眼冒著童稚的好奇,似乎把在座的袞袞諸公都當成了古董,上上下下端詳不停,要不是蒙都頭使勁攔著,大約他會上前,摸出一個放大鏡,仔細辨別諸官員的鬍鬚,以及官服、官靴……

“白淨”,知州大人受不了時穿那鑑別古董的目光,匆匆對時穿下著評斷:“個頭高大,四肢勻稱,兩腿充滿跳躍性——難怪身手如此靈活。”

知州打量完,立刻起身:“海州縣,這裡就拜託了。”

提點刑獄官馬上跟著站起來拱手:“似乎也沒我什麼事了,海州縣,拜託了。”

眨眼的工夫,廳上空了大半,等上司都走空了,海州縣也站起身來,衝縣裡的掌書記呶呶嘴——確定好的案子,判詞都寫好了,對方一個平民,不值得自己親自出馬。

山中無老虎,掌書記拖著官腔,一一盤點了被拐姑娘的名姓、身世後,交代:“那些能清楚記得父母與家鄉的小娘子,大約有七位,其中包括江都黃縣尉之女黃娥娘,州衙將派遣‘急腳(快遞)’與他們聯絡,等確認她們的父母與家鄉後,如果她們的父母願意接回女兒,府裡籌備了一筆錢,會將她們送到父母身邊。”

時穿插嘴問:“難道,還有父母親不願意接回自家女兒?”

書記嘆了口氣:“自家女兒被拐賣了,在柺子手裡待了一段時間,總是家門蒙羞。再說,出嫁出嫁,出而嫁之,女孩子總要嫁出去的,在哪裡不是一個嫁?出了這種事,也許有父母願意遠遠地把女兒嫁出去,回到家鄉好向鄉親們解釋,比如說女兒這次外出不歸,是送嫁,是嫁入遠方。如此,一好遮百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