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1章 忠誠,很值錢,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畝地至少五貫到十貫錢,三百畝土地三千貫上下,多少人一輩子掙不下三百畝土地呀。”
時穿把手伸進崔小清懷裡,揉著她胸前的嬌軟,反駁說:“三千貫,他要給我服役十年的話,分攤到每年不過是三百貫上下。況且這土地他是用來安家的,有恆產者有恆心,一個徹徹底底的自己人,需要花多少錢培養?我現在常常感到人手不足,而這樣一個鐵定忠心的人,這樣一個左右手,每年只花三百貫收買,還有比這更便宜的事嗎?。”
崔小清被揉的媚眼如絲紅潮上臉,她用鼻子哼哼說:“既然你這麼說,方家、趙家各有五六百畝薔薇河邊的土地,最是肥沃,不如干脆大方點,給他吧。”
海州附近的水質差,唯有薔薇河周邊水質好,所以薔薇河周邊的土地價格最高。當初海公子立莊的時候,不想成為眾人關注焦點,所以崔小清名下一畝薔薇河的土地也沒有。這段時間一來,崔小清負責管理時穿的農田,薔薇河土地的獲得讓這位地主婆欣喜異常,彷彿完成了平生最大願望一般,整日裡高興的想偷了雞的狐狸。
這也是必然的,崔小清與時穿名下的土地貧瘠,以至於兩人不得不另闢蹊徑,種花、種香料、種葡萄、種各種水果,然而,數千年農業社會都是以糧為本,海州去年經歷的大饑荒,也讓手中沒有上好良田的地主們心頭很恐慌,即使時穿能源源不斷從海外輸入糧食肉食,也不能減輕他們這種惶恐。而有了薔薇河的土地,則意味著一切麻煩都解決了,即使外面有大風暴,家中也不缺糧,生活變得格外安詳安逸……
如今,陡然間崔小清要拿出薔薇河的土地給凌飛……時穿不知道她說的是真話還是氣話,乾脆轉移話題,問:“薔薇河,這個時候就有薔薇這個詞了,這條河怎麼來的?”
崔小清躺在時穿懷裡,象蛇一樣扭動著,繼續哼哼:“薔薇,古稱荼蘼,或者酴醾,據說這些稱呼都來自胡語(波斯語),也有說這個名稱來自古梵語。蘇軾曾有詩曰:‘荼蘼不爭春,寂寞開最晚’,可見人們慣常還是稱呼它為荼蘼的。
至於薔薇河的來歷嘛,據說隋煬帝修大運河,坐船南下是徵召美人拉縴,有一位美人名薔薇,據說腳長得很纖長秀美,被人稱之為‘金蓮’,走起路來步步生蓮的,從而被煬帝看中臨幸,那女子生在沭河北支流河邊,於是那條北支流被稱為薔薇河。”
其實時穿還知道薔薇河名字由來的另一種說法,但那是宣傳部門為了加強仇恨教育而編造的,那段故事怎麼看都像是高衙內調戲林沖妻的山寨版,相比崔小清從縣誌上獲得的內容,那故事……想必製作這段傳說的人也是一個黏貼黨,直接從水滸傳裡複製一段內容,把人名換了一下黏貼出去,便拿錢走人收工回家。
感覺到手中兩枚櫻桃逐漸堅硬起來,時穿稍稍用勁捏了一下,換來一聲悠長的呻吟,他漫不經心的說:“你說,咱要不要把正在修建的玫瑰園換個名字,改成薔薇園?薔薇河邊薔薇園,是不是更大眾點。”
“才不呢”,崔小清軟弱無力的拍了一下試穿,回答:“大食玫瑰露自唐代起就名揚中原,玫瑰園,一聽就知道是做什麼的,叫薔薇園,誰知道咱家賣的是玫瑰露?”
“其實,玫瑰與薔薇是一回事。”
“你知道,我知道,可別人不知道,難道咱們製出薔薇露來,要挨個客人告訴:這東西其實就是大食玫瑰露。嗯?”
“其實,大食已經亡國了,從此這世界沒有了大食。”
“那我不管——相公,剛才凌小子說到‘後代’,咱成婚小半年了,怎麼奴家肚子一點動靜沒有,相公,你一天忙來忙去,也不多記掛著點這事。”
時穿一聽這話,忍不住心跳加快,獸血沸騰,某種東西揭竿而起。他隨手扯下車簾,將崔小清抱起置於自己懷中,撩開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