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4章 過繼,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54章過繼

第254章過繼

站在院門口沉思片刻,時穿嘴角慢慢浮現出一絲笑容,他沒有回身,只是揹著手極目遠眺。

去年冬天,時穿不在家,黃娥做主,從流民當中僱用了千把號人。這些人拖家帶口的,基本上每家都有男男女女七八口人,其中四五百號男丁協助魯大的匠做班蓋作坊,而女性人口則進入時穿的針線作坊、箱包作坊,學習縫製箱包與衣料。

至於老弱麼,本著物盡其用的原則,黃娥按照時穿那本《家庭經營術》上所教授的,讓他們養雞養鴨,順便做些農活來養活自己。好在時穿經營的農業,都是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像養花養草種水果,都是些輕體力勞動,給的工錢又多,而糧食方面,那是鯨魚肉管飽。因此,許多流民感覺到這種生活比他們原先的家中還要輕鬆、富裕。

於是,很順利的,千把號流民安置下來——當然,他們的順利安置也證明了時穿所著的《女書》內容,確實言之有物。這導致崔莊女學聲名大震,附近無數殷實人家紛紛託門路走關係,想進入崔莊女學學習。而女學原先的學生,說親事的時候家人輕描淡寫的說一句“俺家小娘子目前在崔莊求學呢”,這家人立馬能從冷門股上升到眾人熱捧的潛力股,那種得意更是增加了崔莊女學的聲譽。

而崔莊本身,因為有了千把號流民加入,崔莊的佔地面積擴大了一倍不止。最重要的是,這些流民都屬於時氏的僱工,這下子,崔莊的勢力格局改變了,時氏成了崔莊首戶,擁有佃農僱農人口最多,接下來,時穿的話語權也更重了。

在這種情況下,神馬方家、趙家、餘家,都是浮雲。即使方舉人也在崔莊招納了幾百號人,學時穿的樣子在莊中蓋起了仿冒作坊,但終究抵不過時穿這個有官身的團練教頭——因為時穿的作坊是官上特許免稅的,比方舉人的作坊運作成本更低。

說起來,時穿的免稅待遇還是來源於安置流民,因為時穿的舉動,無形中減輕了官府安置流民的負擔,知州張叔夜對這種“急官府所急”的行為大加表章,於是,慷慨的批給了時穿新作坊三年免稅的待遇。而與之相對的,朝廷規定:舉人老爺的田地可以免稅,但舉人禁止開鋪子,這就是說:舉人開鋪子,不免稅。

如今,崔莊外圍新蓋起的連排住宅,都是安置這上千流民的。這近千戶流民入住崔莊後,不僅帶來了崔莊人口成分的改變,一些習俗也在悄悄變化,其中一本分變化來自產業工人與農民之間身份變化而帶來的改變,但更多的是:身為產業工人,老闆的愛好就是他們的愛好。

現在,時穿可以說:這是我的村莊,這是我的家園。村莊裡遊蕩的,半數是我的僱工,他們在我的大食堂裡就餐,端我的飯碗幫我說話

目光從村外圍那一排排新增的屋舍掃過,欣然的享受路過村民的殷切致意,時穿心情很放鬆,身後、門裡,崔小清聲聲招呼,時穿悠然的揹著手,踏進崔小清的院中,一邊隨意響應著崔姑娘的問候,一邊跟姑娘們閒聊著東京城見聞,聊著一路上的景色,包括那位孤身上路的嘌唱女劉娘。

“哈哈,我從不知道這年頭一個女子能孤身走千里,這份勇氣以及膽量,實在讓人欽佩——連當年州試過後的舉人老爺上京,也要僱幾個大將做護衛,她竟然單身上路了,還居然安全的抵達東京汴梁城……”

崔小清嫣然一笑:“咯咯咯,這又算得了什麼,奴家聽說仁宗皇帝那會兒,單身上路的女子車載斗量,那時的社會治安真是好啊,簡直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昔年我也曾經隨著父親旅行過,那是在父親做官的時候,我隨著父親上路,在旅舍板壁上見過許多女子提的旅行詩,其中不乏文采斐然者……我當時還跟父親說,若是女子可以參加科舉,僅憑那些旅行詩句,提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