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5章 敢於惹事,絕不擔責,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童貫指揮兩場戰役,北軍被他全體葬送,最後不得不出動京營禁軍擦屁圌股,全靠百姓掏腿包替童貫埋單(其實是替道君皇帝埋單),買回來了一個燕雲。
王黼與梁師成一聯手,御史交相彈劾。道君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但沒辦法,這個絕頂蠢貨是自己任命的,並且戰爭期間他不信別人唯獨相信那蠢貨,真要揭開真相,那麼自己只信,是不是顯得自己比蠢貨還蠢?於是道君陛下出來打圓場,話的意識是說:念及這位老同志沒功勞還有苦勞,沒苦勞還有疲勞,沒有疲勞還有衰老,讓他退休吧。
五月,道君下詔:任命常德軍度使譚稹為河北、河東、燕山府路宣撫使,尚書左丞王安中為宣撫副使、知燕山府。
譚稹與王安中是梁公公的黨羽。於是,梁師成、王黼的勢力如日中天。童貫忙活了半天,不僅沒超越政敵,反而給人家一把登天的梯子,自己卻跌落塵埃,心裡好生失落,只好收拾行李回家。
六月,天祚帝被金人俘獲,同時抓捕到待在天祚帝身邊的宋國職方司官員,搜出道君皇帝招納天祚帝的詔書。
六月京,金國臨海軍節度使,南京留守張覺下令勒死當地金國官員康公越、莊企弓等人,舉平州、將平、營、灤三州作為投名狀,獻給大宋。隨後,張覺像後來的吳三桂一樣,裝模做樣地悼圌念起前朝,供奉天祚帝的畫像。
輕佻皇帝趙估喜出望外,將平州路改名為泰寧軍,任命張覺為泰寧軍節度使,總知三州兵馬事。隨後,滿朝文武恭賀道君皇帝不費一兵一卒,拿下三州之地。汴梁百姓歡歌載舞,只覺得天佑大宋。
詔書下達後,國姓爺趙良嗣大恐,連夜進皇城勸諫。他
說:金國虎狼之心,國勢實在太強大,絕對招惹不起。而且我們在盟約裡已經白紙黑字地講明,雙方不能招降納叛,我們先背盟,女真人肯定咽不下這口氣,非和咱討個說法,後患無窮。
道君不高興地問,依你意見,應該怎樣?
趙大使說:殺掉張覺的使者,向金國講明,我們不會干涉別國內政,尊重金國的領土完整,反對任何分裂行經。
道君大怒:你這是嚴重挫傷民圌族自尊心,你害怕那些蠻子,難道不害怕大宋?
於是,道君下旨將趙良嗣連貶六級,貶於郴州(今湖南永興南)安置(監管)。靖康初年,以“結邊患”的罪行,將趙良嗣於貶所處死。後金人敗盟,欽宗又于靖康元年將其開棺戮屍——這說明,錯誤都是下面人犯得,最高領袖總是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七月,金人護送完顏阿骨打靈柩進入上圌京,至九月發喪完畢,隨後金人分為兩支,一支以宗翰為首攻入高麗,王僑戰敗,出逃耽羅島號召反抗,隨後金人肆虐高麗,逼圌迫高麗人納糧;而另一支軍隊以二太子宗望為首,一鼓而下平州,恰好抓捕到道君皇帝委任張覺為節度使的使者及敕書,詔書上寫著“共滅女真”等話語。
宗望大怒,輕取平州後,又閃電般攻打下其他二州。張覺像喪家之犬,逃進燕山府。藏在郭藥師的常勝軍中,改名為趙秀才,後來又躲到常勝軍塘沽城中。
宗望派人向北宋索取張覺,道君皇帝指示燕山知府王安中:別承認,能賴就賴。
但金人情報厲害,他們指名道姓說,張覺現在改名為趙秀才,就在常勝軍軍械城中。你們不交出去,我們就發兵攻打。王安中耍小聰明,殺了個與張覺長相類似的人,把首級交給金人。但女真人隨即指出,他們的探子依舊見到張覺在塘沽城活動,若不交出真張覺,金國自提大年來取張覺首級。
道君皇帝有惹事的膽量卻沒有承擔後果的勇氣,一下子被金人嚇慌了,立刻密令王安中絞殺張覺,且作為添頭,順便將張覺的兩個兒子一起殺掉,把首級裝到木匣裡,恭恭敬敬地給金人送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