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9章 天下第一謎,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著了。
劉鎮興奮地插嘴:“好好好,本官就指望党項騎兵衝鋒陷陣,撕開方臘的口子……”
時穿不客氣的插嘴:“戰馬寶貴,衝鋒陷陣的事情讓我來,我軍負責撕開方臘陣型,楊將軍隨後掩殺,辛將軍(辛興宗)負責隨後跟進,擴大戰果……至於那些歙州、婺州團練,則負責沿途帶路,引導大軍通行——楊將軍,把你的人拉出來與我軍稍稍演練一下配合——林沖,你為先鋒,明日帶一千火槍手先行,至廣德軍邊境梅渚鎮停步,等待大軍趕到。
楊將軍,林沖的側翼交給你了,你自林沖兩側分路而行……”
楊惟忠看了一眼劉鎮——幸好劉鎮不是一個攬權的人。他一個知縣,就要出戰了,心中對戰事絲毫沒有底,連手下一部分人還沒有過江。而自己覺得一團亂麻的軍旅事宜,時穿三言兩語分割清楚。雖然時穿採用的戰略與他預計的不同,但用最強悍的海州兵正面衝擊敵陣,用次強的晉西蕃兵跟上擴大戰果,用第三強且人數最多的兩浙路團結兵收割戰利品,進攻的層次分明,而最重要的是:如此一來,劉鎮無需費心竭力整合其餘部隊了,那些人反正是跟著打醬油的,戰鬥力差點也無所謂。
“我等攻擊方向是歙州,王稟攻擊方向是睦州,東西兩路軍馬在歙、睦之間尋機匯合”,劉鎮插話提醒。
劉鎮這麼一說,等於預設時穿調兵遣將了,楊惟忠立刻拱手:“大人,我軍戰馬水土不服,這兩天吃的又不好,很是掉了一些膘,如今要出戰了……”
時穿詫異的反問:“你剛才不是說,‘三千五百騎,已整裝待發’嗎?。”
楊惟忠急得面紅耳赤,似乎言辭不夠使,怎麼解釋也說不清楚。府州鎮將折可求連忙上前幫忙:“惟忠的意思是:党項兵出戰是沒問題,但因為戰馬狀況不太好,要經過一段時間恢復,所以不能一路疾走,而衝陣破敵,更需要一段時間恢復……”
“哦”,時穿馬上舊話重提:“楊將軍,我剛才說的你考慮了沒有——你瞧,我的戰馬雖然數量少,可每頓吃的都是精飼料,大豆與麥子。所以戰馬歸我了,不虧呀。再說,衝鋒陷陣嘛,哪能不死幾匹戰馬?現在我把衝鋒陷陣的活兒攬下了,你權當自己在戰鬥中死了一些馬,把那些該死不死的馬都賣給我,如何?金子,你喜歡嗎?不喜歡金子我拿貨物跟你換,海州的貨物揹回去,比金子更值錢,怎麼樣,考慮一下?”
“多少錢?”楊惟忠脫口而出。
“完了完了”,劉鎮心中哀嘆:“這會兒,攔都攔不住了,看來晉西蕃兵真要光著腳走回家了……哦,背上還揹著一大堆海州貨物。”
一匹戰馬多少錢——熙寧五年,十貫錢(一萬錢)可以在開封買一匹民用馬。而宋徽宗的宣和年間,西南等地戰馬的價格是:
“一百貫,均價。”時穿豎起一根食指,回答:“戰後,你有多少馬算多少,我全買下了。我附贈一項優惠:用船免費把你們全體送到上京汴梁。你們買的貨物可以在汴梁出手,順便買頭驢子騎回家。”
“不成,戰馬,部族的瑰寶……”
折可求立刻解釋:“惟忠的意思是說:他隊伍裡面,部落頭領騎的馬都是不曾閹割過的種馬,乃是部族的瑰寶,不能這麼隨意出售。”
時穿張大了嘴:“什麼,他的意思是說:打算戰後,把剩下的馬都處理給我——包括部族首領騎的戰馬?”
“當然”,折可求斜著眼睛看了一眼時穿:“往少裡算,戰後至少能有兩千匹戰馬,時大人,你吃得下嗎?。”
“一百一十貫”,時穿咬著後槽牙回答:“每匹加十貫,相當於增加了兩千個十貫,不少了。”
楊惟忠笨嘴拙舌的,折可求乾脆赤膊上陣了:“一百五十貫——種馬耶,那個部族不到山窮水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