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2章 袖手旁觀也不行,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432章袖手旁觀也不行

第432章袖手旁觀也不行

於是,沿著京東東路四橫四縱主幹道兩側,每隔二三十里便出現了一團的碉樓群。這些碉樓群規格或大或小,但總體形狀都是圓形,有的是三層高,有的是五層高,在築路期間它們是民夫宿舍,或者廂軍住所,等築路結束,這些碉樓群或者轉賣當地商人,或者被官衙出一筆錢買下,當作驛館用來招待官員。

因為圖著今後轉賣換回成本,所以修建的時候本著成本最低,裝飾最簡單,且最為實用的心思,參股豪紳肯定了時穿的設計理念,那就是:外表粗糙,內部功能齊全。

碉樓外表是一色的巨石砌成,幾乎直上直下未加任何雕飾。主體採用竹筋混凝土為樑柱。牆體上的小窗戶不大,一個人可以鑽進去頭,但要將肩膀鑽進去則需要一番努力——這就意味著鑽的動作不能快。因為碉樓是圓形,所以在一天任何時候四面總是有光線進入,從而使室內無需點燈也亮堂。

碉樓最少也是三層,大多數碉樓的樓梯在室內,採用旋轉式樓梯盤旋而上以節省空間,此外,為了方便樓上樓下相互傳遞重物,大多數房間的屋頂都安裝了滑輪,這使得一層到五層輸送物品,似乎比平地更快。

碉樓內部一般大約八九十平米,巨型碉樓則有三四百,五六百平方,一般每座樓會附上一口井,兩座碉樓之間相隔二三百米,碉樓中間的空地就是民夫與廂軍集合的操場。在築路期間,民工們透過內部樓梯爬上爬下,地板上鋪上鋪蓋,一座碉樓睡百十人不成問題,真個是佔地少、成本低的好建築。等到主路工程一結束,幾個工人把樓梯間做個隔斷,於是碉樓又成了根據不同樓層劃分為不同功能區的無數居室。

這樣的小單間碉樓似乎不適合宋人的審美觀,為了能讓這些的碉樓最後打包賣出去,時穿又花了不少心思——原先民工、廂軍用於集合的小操場,在築路工人撤退後,稍加整修就成了花園,再加上幾座小亭,樹立幾座雕塑、挖一口井弄成小橋流水狀……現代開放式小區觀念就被引入了宋代。

沒錯,這種碉樓內部居住環境雖好,但缺少宋代普通民居那種推門見到自家院子的輕鬆……但如果把整個碉樓群當作一個整體建築,那它又增添了許多不一樣的風格。平民百姓誰有財力在自家院裡修建景觀,而現在百餘碉樓合併起來,景觀也有了,風景也全了,早晚有了休閒娛樂的地方,那麼這群建築作為民居還真不錯。

甚至拿它用於商業用途也是不錯的,比如總有人喜歡登高眺望,很好,樓上請樓上擺幾張桌子,你可以一邊飲酒作詩,一邊從碉樓的小狹窗觀賞官道上人來人往的畫面,已經披襟當風,發幽古之思……

趕路的旅客要臨時住宿,很好,樓上請,客官一人住一個單間,行李貨物咱用滑輪調入你的房間,大門一關,這層樓都是你的,不用擔心別人騷擾。

偶爾有些人要來散心,喜歡坐在地面與人談生意,很好,樓邊棚子有空位,或者去公共園林,沏上兩壺茶,你可以整整一天坐在那裡發呆……

唯一遺憾的是:所有的碉樓群都沒有樹。大多數碉樓之間的空地都種植著草坪。最初這麼做的時候,股東們以為時穿是為了省錢,不想移栽樹木,但後來有人買下碉樓,想在門前植樹,卻又被時穿阻止了,說是這樣影響視線,破壞碉樓群的整體感……好吧,之後所有的碉樓群都不曾植樹,漸漸的,大家感覺到這種草坪廣場式風格也很有味道,於是,之後京東東路民間自行仿造的碉樓群,也都保持著獨特的廣場草坪風格。秋日裡,在佈滿露珠的草坪上散步,也成了碉樓群常見的風景。

在所有的碉樓群中,時穿對黃縣附近的碉樓群最上心,那處碉樓群不僅最大,樓間雕塑最多,草坪中密密散放著圓形石球當作石凳,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