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2章 一場關於賞金的討價還價,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怕學習外來事物,試穿引進軟帆之後,軟帆以它無可比擬的優勢,立刻在海州一地悄然普及開來。首先,軟帆較輕,而硬帆帆面需要用無數橫杆支撐,帆面無法摺疊存放,且自身重量大,升帆降帆需要很多人手生拉硬拽,而軟帆平常可以疊放在一起,降帆的時候只需解開捆束的繩索,帆自身重量就可自動完成降帆動作——唯有它的收帆,工序麻煩點,但總的說來,操縱軟帆只需硬帆人手的三分之一就足夠了。
此外,軟帆修補容易,一旦船帆撕裂,補上一塊布就了結。不像硬帆需要重新更換橫杆、更換棕面,而對於大多數三角帆來說,改變帆的吃風面,只需移動三角帆下面的橫桅,就可以透過改變帆的朝向,從而改變吃風面——操縱過程無需太多人手,而且簡單快捷。
因此,這兩個月以來,時穿的大帆船停在碼頭訓練人手,海州漁民、水手也在眼看著水手們進行軟帆操練,漸漸的,那些有資金改裝船帆的人,有樣學樣把自家船帆悄悄換了——畢竟時穿拿出來的,都是現代經過科學簡化的軟帆操縱法,單桅三角帆船,甚至只需一個人就能單手操縱船帆。如此一來,便是父子兩人就可以結伴出海,其中一人管操船,一人管捕撈。而家裡人口多的,則可以組織更多的船出海打漁。
出海的船越多,意味著捕撈量越大,收益更大。
故此,這段時間以來,海州漁船的船帆變化很大——而且是一種加速度改變。
張叔夜才離開海州多久,等他登上東門眺望左斜街,已經變得有點不認識碼頭風景了——如今碼頭裡停的船,不再是身寬體胖的笨重福船、溫(州)船,而是那種身材修長,形體優美的縱帆船……當然,這些船隻大多數還沒有帆,屬於正在等待改裝軟帆的船隻,那些有帆的船隻,多數已遵令航行到東海躲避。
因為操帆方法與硬帆截然不同,站在城上可以看出,梁山水寇們有點手忙腳亂。首先,他們顯然不曾估計到軟帆船的起步速度太快,導致部分船隻相撞——元代初期,蒙古人進攻日本乘坐的就是這種榫卯結構的船,它一受擠壓容易扭曲變形,榫卯斷裂或者開裂後,船隻立刻大量進水,進水後榫卯受水膨脹變形,漏水就更加堵不住了……
碼頭區離城門有點遠,幸虧時穿整頓後的濱海大道筆直平坦,如今這條路上沒有人跡,順著寬廣的大路望過去,海天之間,微微可以看到碼頭區一片人跳馬蹦,少數尚存的硬帆船在泊位附近竭力躲避碰撞,大多數軟帆船亂七八糟擠在一起,正在逐漸下沉。
凝望著碼頭區的混亂,張叔夜突然說:“長卿,聽說你早幾天下令,讓那些大型海船前往東海縣,統一換裝魚炮,是吧?……哦,你為什麼會下達這個命令?”
時穿噎了一下,馬上眼都不眨的回答:“季風將起,海船馬上準備起航,故此我要求他們立刻加裝魚炮。”
張叔夜不為己甚,輕輕點撥說:“老夫如果現在猶說你未曾盡力,長卿,你可有辯解?”
時穿咳了一聲,無話可答。
海州通判不解,插嘴問:“老大人,這話怎麼說?”
張叔夜微笑著反問:“梁山水寇直撲東門,你判斷他們是想攻城還是想奪船?”
海州通判眯起眼睛,打量了一下碼頭區,猶豫地回答:“海州是座大城,梁山水寇五百餘人想要奪城,恐怕過於狂妄了點,現在看來,他們的目標似乎是碼頭區的漁船,而不是我海州……可是,他們奪船做什麼?”
張叔夜哈哈一笑:“監州大人今天才看出來啊,可是,卻有人提前數天下令大型海船出港躲避。”
時穿趕緊大聲表白:“大人,我若在十天前告訴你梁山水寇衝著海船而來,你會信嗎?。”
通判大人默想了一下,回答:“我不信,沒準我會治你個‘妖言惑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