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5章 烏鴉與白鴿的各自心思,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是,徽宗皇帝勉強下令各地徵繳叛……當然,那位倒黴的御史隨後也被徽宗的“抱柱宰相”收拾了,徽宗對此表示歡欣鼓舞——從此在沒有人敢打攪他玩耍了,哦,除了以後的金人。
張叔夜講的慷慨激昂,時穿聽的昏昏欲睡,心說:這跟我有毛的關係,江山不是我的江山,這個江山的主人要敗家,身為潛伏民間的小小野心家,巴不得他早點死了算了。
張叔夜見到自己的講話沒有引起預期的熱血沸騰,他嘆了口氣,收回煽動的語調,改用冷峻的語氣說:“官家下令征討叛賊,可是如今吏治敗壞,官家修建艮嶽、景福宮,並大肆運送花石綱,花了大筆錢財,戶部今年又少收了兩千貫,所以,從京師調動禁軍去東南征繳……唉,軍費不足啊,加上軍官剋扣,怕又像王慶那樣引起軍隊兵變,所以官家決定:調集各方團練前去徵繳叛賊,咳咳,老夫把你的名字報上去了。”
時穿抬起眼睛看了張叔夜一眼,輕聲回答:“大尹,崔莊團練並不是校閱團練。”
不是校閱團練,朝廷平常並不給發軍餉,連武器都是大家掏錢備的——主要是時穿自己掏腰包。皇帝這次調團練上陣,大約又是想賴了軍餉——這能成麼,地主豪紳能答應麼?
張叔夜平靜的回答:“陛下這次下旨,調遣的團練全都不是‘校閱團練’。
也就是說皇帝這次打仗,派遣的全是不發軍餉,自備武器的,沒準還要自帶乾糧的地主武裝。
稍停,張叔夜決定在透**什麼,他輕輕補充:“朝廷的軍火已經渡海前往金國。”
在張叔夜的心目中,時穿就是一個喜歡橫衝直闖喜歡直來直去的楞子,能用拳頭解決的事情絕不用嘴,但張叔夜心中也承認,跟時穿說話是很輕鬆的,有些關竅他只要輕輕點出,對方馬上就能明白。比如這次,張叔夜只說了這麼沒頭沒尾的一句,別人聽了,可能會覺得猶在夢裡。但時穿馬上很清晰的回答:“這就是說,朝廷馬上就要聯金攻遼了,所以北方的禁軍、廂軍不能輕易調動,朝廷怕他們陷入戰爭,到時從戰場上抽調不下來。”
這話可不是俺張叔夜說的,是你時穿自己猜出來的——張叔夜是個嚴謹的人,這種重量級軍事秘密,他絕不會給無關緊要的小人物透露……他覺得自己很謹慎了,這個重要的軍事秘密不能由自己嘴中說出去,但他不知道,在一個權力體制內,掌控權力人很清楚:資訊決定判斷。而平民百姓雖然說不出這麼深刻的道理,但也知道最重要的資訊都是有最重要的官員掌控——所以那些掌握秘密的人,都喜歡在閒聊中,用重量級的訊息來炫耀自己身份重要,顯示自己乃是身處國家決策中心,故而在這個愚民社會里,探知最隱秘的訊息。
所以宋金海上之盟的訊息,其實早已在士大夫、百姓的閒扯中傳的街頭巷尾全知道。在宋徽宗猶豫反覆當中,甚至在童貫帶回來遼人馬植的時候,汴梁城看廁所的老漢都知道朝廷要聯金攻遼了。
知道事情的原因的,並不代表時穿打算親身參與這場鬧劇,更何況張叔夜是鐵腕人物,他剛剛重新坐上海州知府那雙椅子,立刻把州里勢力最大的“豪紳”支出海州府,時穿可不想前腳帶著隊伍出去,給別人一腔熱血的打天下,後腳被人將家中勢力收拾的一乾二淨。
“大尹,我手下的隊伍你也清楚,他們雖然在民間享有赫赫名聲,但實際上沒經過真正的惡戰苦戰。而且我的隊伍都是火器部隊,一場仗打下來,消耗的火藥與炮子死貴死沉的,朝廷連軍餉都不發,每一戰我都要自掏腰包……這買賣可划不來……別跟我說什麼燕雲之志,被跟我說什麼顧大局,對於我們小民來說,國家大局不歸我們管,家裡的局面就是小民最大的‘局’,拿什麼我都不換。”
這話隱含著深意,張叔夜一下子笑了:“人都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