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4章 踏過櫻花第幾橋,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行了刪節,刪節的時穿並不滿意,他乾脆直接改版近代詩人蘇曼殊的詩:“再來一首——秋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嘉興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好啊”,陪同的幾位時氏族老搶先喝彩,這時候沒有“櫻花似美人,紅顏易消歇”的說法,所以他們直接忽略時穿的第一首詩,大呼:“何時歸看嘉興潮……踏過櫻花第幾橋……思鄉之情,令人闃然淚下。”

“好詩”,同樣是詩人的趙師俠實事求是地說:“只是‘君看櫻花莫帶刀’這一句很豪邁,卻不知典出何處?”

“櫻花,初開之時豔紅如火,漸漸變白,彷彿美人白頭。而櫻花的花期只有七日,這一切都在七日呈現,彷彿美人白頭,英雄遲暮的情景,都在七日內展現,真讓人感慨萬千啊。”時穿假裝很悵然的回答。

“好啊,七日之內美人白頭,英雄遲暮,這就是好詩,讓我來依景做一首”,趙師俠靈感頓開……他連做六七首相同意境的詩詞,還感到意猶未盡。

比起作詩來,王宜之他曾曾祖父都不如趙師俠,他這一詩興勃發,只能讓眾人包子嘴並自慚形愧,結果,剩下的登高旅程就成了“趙師俠時間”,他一個人在沿路表演,劉旭的新妻望向趙師俠的目光充滿了小星星,連王氏也不住的吩咐孩子多注意一下趙師俠的儀容行為——這才是詩人典範。

重新成為一個旁觀者,時穿覺得很自在,崔小清不忿的嘟囔:“其實郎君寫的那幾首詩,真的不錯耶,怎麼就沒人誇幾句?”

時穿輕笑著回答:“你郎君如果做幾首打油詩,大約你也會捧上天去……你過去好歹也是著名知客,怎麼一點鑑賞力都沒有了?”

崔小清用力點頭:“真的很不錯耶,真的”

這個問題不必爭論,時穿招呼幾名插不上話的族老,低聲說:“我們怕是沒有三十年的功夫,來興建海州這片基業了,如今外面越來越亂,今年冬天的氣候還不知道怎樣,如果今冬的氣候恢復正常的話,我們或許能挺過這場天災。可是人禍呢,人禍一起,天下還要亂,咱們必須提早預防啊。”

在場的時姓族人大多數都在搜刮肚腸準備應景詩詞,六伯老了不想爭,他首先點頭響應:“十七郎顧慮的對啊。就比如眼下,我時氏也算是宰相門第,如今遷移到海州聚族而居,明明村裡最多的是我時姓人,可是進士牌坊卻沒有豎立在咱們宗祠門前。

災禍就在眼前啊,你們不努力得個科舉正途,縱是我時氏在海州賺再多的錢,終有一日會被眼紅的人趕出這片地方。”

幾名族老低下了頭,他們不再想怎麼作詩了。四名身在學堂的教授跺腳回應:“可惜我們現在基業未穩,到處是需要人手的地方,子弟們沒有閒工夫讀書做學問,這樣下去,怎麼得了。”

六伯翹起了羊角胡:“我聽說十七郎也進學了,咱們宗子燦兒年紀還小,這幾年指望不上。三年之後,我全族上下可就指望十七郎你與我們族人爭氣了。

但是,十七郎,你獨自住在崔莊,這不妥吧,我時家的人,進士牌坊要豎立在宗祠門前,那才是規矩。你說,按你現在的情況,以後的進士牌坊是建在崔莊,還是建在宗祠門前。”

對於時穿選擇崔莊居住這行為,時氏族人其實都有點不滿意。時穿並不是時氏族人,這是時河知道,所以他默許時穿別居,是擔心族人產業被時穿侵併。但族人並不清楚這個秘密,他們還真以為時穿是族中選派出來的,時河編造的時穿來歷,族人們首先相信了。

所謂聚族而居,不過是大家聚在一起,四時節日一起祭奠祖宗與先人。你時穿跑到外面住,雖然哪地方離我們也不遠,可我時姓族人商議個什麼事情你都不參與,大家約定祭祀還要特意去通知你,而後等你回來再決定議程……難道你想做孤魂野鬼,死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