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3章 方臘也出現了,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以孫立回來後通知其餘指揮使,一起劫了楊志,上了梁山。楊志也因為這件事辦的不漂亮,原本他才是是眾指揮使的頭目,最後只好讓位於他的副手、另一位都指揮使李進義(即演義中的盧俊義)。
在娛樂缺乏的古代,時穿擺出一副賣藝的模樣,眾人當然熱烈捧場,只是劉曠見到時穿一付擺地攤模樣,有點裝不認識時穿,他牽著十一孃的手,拐到另一張桌子上敬酒。
在眾人的吆喝下,十枚“政和通寶”疊了起來,這種銅錢上的文字使用“宋體”書寫的,鑄造精美,文字簡練,是錢幣收藏中不可多得的寶貝。時穿對這如此精美的十枚銅錢,輕輕吸了口氣,舉起朴刀隨手一揮,只聽一聲令人牙酸的銳叫,落在一起的十枚銅錢閃電般被劈成兩半。
時穿隨手拋下刀,大笑起來。劉家莊的佃戶很捧場,趕忙上前將朴刀撿起來,輕輕放在托盤上,挨個酒桌給小地主們展示朴刀的刀刃。
一口氣砍斷了十枚銅板,刀刃絲毫不卷,大約梁山好漢楊志賣的,就是這種質量的腰刀吧。而這種質量的刀,時穿隨行的團練能做到人手一柄。
展示完商品功能了,時穿輕輕補充一句:“這種刀,如果不帶刀鞘的話……嗯,如果刀柄部位,也由各人回家自己尋找木匠安裝配置,那麼,光是刀身,每口售三貫錢。”
傳說中,楊志賣刀,喊得價格是三十貫,也就是三萬錢。時穿這口刀只賣到三千錢,在大多數地主看來,確實是賠本賺吆喝的。故此,聽到這個價格,在場的鄉親父老不約而同向劉曠夫婦拱手,似乎是感謝劉家能說動姻親,如此優惠地批次賣給眾人武器。
一位小地主發聲:“如今梁山水寇縱橫在外,我們眼下就需要這種武器——眼下承信郎,你怎麼把武器從海州運過來。”
一直在與人密商的劉太公出現了,似乎密談已經結束,劉太公身邊圍了一堆人。劉太公首先發聲了:“我劉家出五百壯兵,跟隨時承信去沭陽縣打個招呼。等知會了黃知縣,承信郎將帶著我劉家的莊丁趕回海州,向這裡運送武器,諸位若有心,可以派幾位家丁隨行。”
這下子,沭陽地主武裝終於肯將自己手上力量拿出來了,宴席當場,許多小地主伸著脖子嚷嚷,他們當中,出力少的人,只出了十位莊丁、一輛板車;出力多的人,則一口氣出動百名莊丁、數十輛大車,打算追隨時穿行動。
這一夜,如果梁山好漢還停留在沭陽的話,他們會發現,一夜之間他們的活動範圍小了許多,各個村莊開始點起火把,增加守衛,村莊相互之間鳴鑼示警,守望相助,與此同時,無數莊丁連夜打著火把向劉家莊進發,等次日天亮,劉太公的莊園至少聚集了五千人。
沭陽劉氏打從時穿到了,似乎有了主心骨。這一天是婚禮第三天,本該是十一娘“三朝回門”的日子,但這天卻沒有喜宴,人人忙的四腳朝天。時穿忙著整編團練,他將連夜趕來的團練遍成數十個百人隊,一撥一撥的派出去尋探四境,尋找梁山人的蹤跡——實質是在整合隊伍,讓隊伍變的有組織性。
而十一娘則在劉曠的陪同下,接連線見劉家的六大管家,清點家財,熟悉劉家家務等等,也忙得中午連飯都沒吃上一口。
過了中午,時穿這番大規模的搜查行動終於引起沭陽城的注意,縣城午後終於開了半扇門——面朝時太公莊園方向的,城裡的百姓開始出城打柴、城外的糧食、淡水開始送入城中,部分人開始試探著出城進城。這個時候,原本參加完十一娘婚禮,從吊籃吊上城牆的知縣掌書記,得以從城門口趕往劉家莊園。
劉曠聞聽掌書記抵達後,親自出迎。掌書記心切梁山水寇的動態,不等劉曠行完禮,急忙問:“可有梁山賊的訊息?”
劉曠呆了一下,這段時間他一直陪娘子在接管家務,弄不清時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