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9章 我見過兩位的海捕文書,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及每月五貫錢補助。”

戰爭拼的是什麼——人力資源與經濟資源。

時穿的最終目標並不是梁山好漢,是即將洶湧而來的女真人。在正常的歷史上,海州是宋金雙方爭奪的焦點,它曾三次落到金人手中,又三次迴歸南宋,但最終還是落在金人手裡,因為反覆的拉鋸戰,海州的文化典籍都被焚燒一空,連水滸英雄最後在海州的活動也變得模糊一片,只有《縣誌》上一百來個字給予了記述。

面對這股洶湧而來的狂瀾,為了能夠擁有更多的人力資源,哪怕因此受一點錢財上的損失,時穿也是願意的。

時穿還記得曾看過一部講述一場中世紀西方戰爭的影片,那部影片中,國王、領主下達堅壁清野命令,老百姓開始集體撤退,以至於數百里縱深找不到一個人。當時時穿曾感慨,老外怎麼就沒一個說“故土難離”的人?

慢慢的,時穿才知道,老外之所以沒有“故土難離”的人,是因為在“國情不特殊”的國家裡,慣例對戰爭造成的平民財產損失,由官府承擔保賠償責任。包括二戰中,蘇聯因德國入侵而進行的大撤退,戰後蘇聯也對民眾進行了賠償。而所謂“戰爭賠款”,就是用來幹這事的。

既然自己的財產損失有人賠償,傻子才“故土難離”呢

畢竟在槍口下的“故土難離”,是拿生命做試探,而生命只有一次。

宋代是個對老百姓極其寬容的朝代,這朝代遇到雨災雪災,官府都要對百姓發放補貼——唯獨對戰爭災害沒有賠償。而且九百年之後也是如此。二戰之後,天朝不要日本的戰爭賠償,全世界都對此感到驚訝——如此一來,老百姓的戰爭損失誰來賠償?如此,侵略者豈不是可以安享自己的戰爭掠奪?

……

現在,時穿要籠絡人心,官府不賠他來賠要讓崔莊人以崔莊人而自豪,而後,經歷過一次之後,下次時穿想要崔莊人做什麼,估計他們會毫不猶豫。

崔小清被時穿的大手筆嚇住了,她張嘴結舌的盤算:“一人一月五貫,咱莊子上大約四千餘名工匠,一萬餘口人,每月要花……”

“不止”,時穿回答:“如今莊子上有大大小小三百多個作坊,大作坊約十家,分別是我與你的聯合大作坊、段氏鐵匠坊、四姓聯合作坊、團練作坊、玫瑰園作坊、酒坊等等,其他多是團練開辦的作坊,有單獨建的,有幾家合辦的,我們總共僱用了約六千人,加上他們的家眷,崔莊人口總是超過兩萬。”

“每月就是十萬貫”,褚素珍插嘴,馬上,她擔心地問:“長卿,你的錢夠嗎?……我也住在崔莊,不如我給你添上一點?”

崔小清這時已說不出話來,施衙內發了半天呆,拍手說:“若只十萬貫,收買兩萬條人心,太便宜了。大郎,這事你辦的值啊,從今往後,振臂一呼,民樂為之赴死,何愁不立足於海州?”

稍傾,衙內試探地說:“若是戰事拖延兩個月,那可就麻煩了。”

“所以我們動作要快”,時穿起身催促:“衙內,你現在就動身,我馬上釋出戒嚴令。”

施衙內望了楚素珍一眼,只見褚素珍垂下目光迴避了他的眼神,施衙內黯然起身,拱手:“那我就告辭了,我在東海縣等你。”

“把碼頭上所有的船都帶走”,時穿很奇怪的又吩咐一句:“已經裝滿貨物的船,讓他們立刻起航南下,沒裝滿貨物的船讓他們去東海縣碼頭停泊。”

施衙內愣了一下,問:“有必要嗎?。”

“絕對有必要——切切”

“也好……反正盜匪來襲,讓他們臨時出海避禍,也是個藉口”,施衙內隨口答應著,告辭而去。

當夜,崔莊亂成一團。流民尚未到達,崔莊的居民已經開始向莊內聚集,各大宗祠裡存放的木牆都拿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