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4章 別去做宋代魚玄機,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嫻靜優容。而其餘的姐妹似乎被這位才女懾服,學著附庸風雅的談論詩句,唯有環娘閒不住,這小東西在三株梅樹間竄來竄去,三下兩下看完風景,跑過來詢問:“哥哥,這樹,結得梅子好吃嗎?噢,那它多久結果呀……結果的時候哥哥可要記得叫我,我來替你摘梅子……”
崔小清被環娘這一叫打破了金身,噗哧一笑,停下了彈奏,仰天感慨:“真是青春年少啊。”
“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登層樓強說愁”,時穿隨口回答。
“少年不識愁滋味”這首詞還沒有誕生,時穿隨口一句話。讓褚素珍眼前一亮,她嘆了口氣丟下毛筆:“長卿,其實長久以來,你隨口說出的一些詞句,總給人以千錘百煉的感覺,回味起來很是雋永,但我為什麼從沒聽你作過一首完整的詩詞?”
時穿咧嘴一笑,拍拍環孃的肩頭回答:“我終究是跟環娘一樣的俗人,看見梅樹,只惦念它多會兒結果子,以及果子是否好吃……噢,我比環娘多想一點,我還想著吃不完的梅子是否可以釀成酒、做成果脯。”
“俗人呀”崔小清芊芊玉指在琴上一劃,發出一陣跌宕起伏的琴音,她的眼梢含著笑,嘴裡卻裝作一副苦悶像感慨:“我怎麼請了一個俗人過來賞梅。”
黃娥蠕動了一下嘴唇,似乎又有替時穿解圍的衝動。但如今的時穿已不需她來解圍了,望著崔小清那故作懊惱的神情,時穿笑著調侃:“所有的風流雅事,那都是有錢、有閒人乾的,你現在能坐在梅樹下彈琴唱歌,全因為我的努力,不是嗎?。”
崔小清手指隨手在琴絃上撥弄著,帶著哄小孩的語氣回答:“是呀是呀,多虧了你時大郎、時教頭、時承信,如果不是你操持崔莊幾個作坊,我崔小清也不會如此衣食無憂。”
褚素珍丟下了筆,跟著一聲嘆息:“今年的收成也實在可憐啊,我陪嫁去的一百畝地,收上來的穀子都不夠交租,佃戶原本想著能借進士招牌避稅的,這下子……”
崔小清指頭又劃了一下琴絃,打斷了褚素珍的哀怨:“那你也不虧呀,官司之後你立了女戶。女戶只交三分之一賦稅,如今縣裡想立一個女戶別提多難了,多少女子得不到立女戶、單獨過日子的機會,最後不得不躲入尼姑庵中度此餘生,可你不用開口,海州讀書人眼巴巴的將女戶文書端了上來,還生怕你不滿意……”
送來女戶文書的是趙師俠與王宜之,這兩位王爺面子大,他們只是在縣裡稍稍一示意,瞿植鳳那個老窮酸立刻辦起了女戶的全套手續,讓他們拿來討好褚素珍。可是褚素珍卻不領情,她哼一聲:“崔姐姐,你當看看他們那副嘴臉,送女戶文書時,那兩個傢伙話裡話外談論魚玄機,轉彎抹角提醒我不可學習這位道姑——這話是人說的嗎?。”
魚玄機也是女戶——唐代的。她幼年的遭遇也很悽慘,身世像崔小清一樣,曾短暫的躲入道觀存身。據說魚玄機才華出眾,是大唐第一女詩人,寫的詩詞令當時的著名詩人都嘖嘖讚歎。
如崔小清一樣,魚玄機青年時代,終於找見機會脫離道觀,單獨立了女戶。因為魚玄機的美貌以及她的才學,完全自由的魚玄機住宅就成了大唐高階會所,文化人都喜歡在這裡招朋會友,同時行賄受賄……可惜,魚玄機大約是因為幼年慘痛遭遇造成了心靈扭曲,她對僕人特別嚴苛,最終因打死了一名疑似勾引客人的僱傭婢女,被人告入官府,最終死於牢獄中。
說實話,眼前這兩位女子各自擁有一段類似魚玄機的遭遇,昔日的妙泰道姑確實像魚玄機一樣在道觀裡度過了幼年、少年,而褚素珍姑娘的才華也不遑多讓與魚玄機,更湊巧的是,這兩位也都是官宦女,自身相貌不俗,家學淵源,這份家世幾乎與魚玄機相同。
也許正因為魚玄機的前車之鑑,崔小清還俗後立刻淡出人們的視野。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