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8章 幕後人露面了,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王。”
張叔夜連忙問:“東海縣有什麼得力的鄉紳?”
“新任通州鈐轄施某的小衙內在島上”
張叔夜還要問什麼,衙役已把鄉紳請進來,張叔夜只要止住話頭,正了正身子,低聲問那鄉紳:“本官,海州大尹,知州張叔夜,勾當海州公事,有話你就說。”
那鄉紳叩頭:“大尹俺是認識的,前頭教匪叛亂,俺家出了五名社兵,大尹曾經親自褒賞過。”
張叔夜沉默片刻,突然問:“你來府衙,還有誰知道?”
鄉紳愣了一下,覺得知州大人很奇怪,不先問他要密告的內容,反而問些無關緊要的,他想了想,回答:“在下……在下是坐施衙內的船過來的,在下之前曾把看到的事跟施衙內討論過,衙內覺得事關緊要,才秘密安排船隻讓我登陸。”
這才是最緊要的內容——東海縣孤懸海外,沒有當地地主武裝的配合,大陸上的衙役、官軍,都不敢悍然登島。現在既然當地地主武裝警覺了,施衙內留在島上,讓這位鄉紳搞來密告,肯定是有了準備。那麼,事情鬧得再大,也在可控制範圍。
“說說吧……”張叔夜和他的掌書記,緊繃的脊背不覺放鬆下來,開始展示自己泰山崩於前而不慌的文士風範。
“在下,咳咳……在下與海邊新來一夥漁民有點私下交往,前日是十五,在下的佃農向這夥漁夫兜售蔬菜糧食,聽說他們商討著當晚要舉行‘拜爺’儀式……”
聽到“拜爺”這個詞,張叔夜的脊背立刻挺得筆直,他明白了,這不是誣告,是真正的教匪了。
孫恩曾經割據過東海島,孫恩叛亂曾經是東晉最頭痛的事,東晉的經濟被這幫盜匪週期性的打劫行為禍害的萎靡不振,現在,教匪又盯上了東海島,這不是戳張叔夜心窩子嗎?
“他們可曾口稱‘阿彌陀佛’?”張叔夜截斷鄉紳的話,插嘴問。
鄉紳想了想:“到不曾聽說這個詞……在下感覺他們說這話時神態很奇怪,便與施衙內……”
張叔夜再次截斷鄉紳的話:“施衙內可曾說,送你走後他打算做什麼?”
鄉紳露出思索的神情:“我走的時候,衙內倒是沒說什麼,但宅院內燈火通明,家丁們開始分發刀槍……哦,衙內從海州時穿時大郎那裡請到了密州火器世家的淩氏兄弟,我看到他們也分發一種圓球狀物體,說是密州淩氏的霹靂彈。”
“那就好,那就好——”張叔夜鬆了口氣,吩咐鄉紳:“這謀反大事,不能不證據確鑿,你先在府衙住下,等本官聯絡上施衙內,再派衙役暗查一番……”
似乎不用暗查了,張叔夜話音剛落,又有衙役進來低語:“朐山鹽場有人來密告謀反。”
“謀反——”張叔夜笑了:“謀反的事情,什麼時候輪到鹽場來出首——等等,你過來”
張叔夜陰沉著臉招呼那位鄉紳:“你剛才說,那是一群海邊新來的‘漁民’,漁民?是吧?。”
“大人,饒命啊……”鄉紳撲通一聲跪下來,叩頭不止。
“難怪你們不去東海縣出首,難怪一個鹽場也來出首……讓鹽場的人進來”
“大人,饒命啊……”鹽監大人進門,也是叩頭不止,連聲哀告。
張叔夜很有默契的不問對方是為什麼哀告,只是求證了一下:“你也是首告東海‘漁民’的?”
特意用重音說出的“漁民”二字,讓鹽監與鄉紳頓時送了口氣,馬上相應:“正是正是”
鹽監稍稍猶豫了一下,又小聲補充:“漣水軍正在調集人手……”
張叔夜腦袋嗡了一下:“這事,漣水軍也牽扯到裡面了?你……東南半壁啊,你們……膽子太大了”
鹽監怯怯地點點頭,鄉紳偷偷鬆了口氣。張叔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