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9章 格殺令,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79章格殺令
第279章格殺令
張叔夜現在大概能推測出這一連串事件的起因:肯定是方舉人不知從那裡學來了曬鹽的秘製方法,能極大的降低曬鹽成本。於是,他與朐山鹽場勾搭上了,鹽場從方舉人那裡私下收購廉價的食鹽,而後在賬目上做做手腳,將這些私鹽變成自家鹽場生產的正規鹽,從中轉手吃差價。
而後,更多的人捲進去了,先是當地鄉紳參與進來收購私鹽。東海島上要想把私鹽運出去,首先要獲得當地鄉紳的默許;而私鹽登上大陸,則需要沿海水軍的睜眼閉眼,於是,漣水軍參與其中……恐怕施衙內的父親、通州水軍也不乾淨。
這些人原本一心想做私鹽,可惜他們從不知道,膽敢冒官府禁令弄私鹽的,都是些膽大包天的傢伙,當發現這些人有教匪嫌疑……哦,或者他們早就發現那群人不地道,當時是裝不知道,現在方舉人被奪去舉人冠帶,眼見得就要下獄,這些人擔心被方舉人拖下水,在事態失控之後,乾脆一不做二不休……
對,就需要一不做二不休,事情都到了這個地步,真相揭開了對誰都不好——“那就一不做,二不休吧”,張叔夜閉著眼睛說。
官做到五品,一省之省長,都是官場老狐狸了,不可能不知道官場規則——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只要大家手腳快一點,滅口乾淨一點,對張叔夜來說那是功勞,及時阻止了一夥“漁民”結社謀反的大功;對於參與此事的其他人來說,那也是功勞。一邊是功勞一邊是罪責,傻子都知道怎麼選擇。
不過,唯一的不好就是:張叔夜去年私自動用了禁軍廂軍,朝廷很不滿意。隨意今年不能在這方面犯錯,漣水軍出動就不合適了,最好讓地主武裝出動。
“漣水軍……”張叔夜點了一下:“不要打出旗幟,事後也不要爭功了。”
“明白,明白”,鹽監心領神會。
讓漣水軍不出面是不可能的,他們也擔心被人賣了背黑鍋,所以必須在場監督。張叔夜剛才那話是表明了事後不追究,這還有什麼說的?
想了想,張叔夜按耐不住好奇心,又問:“你們好歹也是朝廷官員,做事怎麼如此不講體統,跟方舉人勾搭一起做這種事情?”
這也怪不得大家啊,實在是……事到如今,鹽監也不想隱瞞了,他低聲解釋:“方舉人那廝用的是曬鹽法……”
朐山鹽場以前是煮鹽,把海水一小鍋一小鍋的熬,將水分蒸發後才能獲得食鹽,這種煮鹽法既耗時間又耗煤炭,且食鹽腐蝕鐵鍋,導致食鹽成本居高不下。而現代工業化曬鹽法,是最講究功效與成本的。施衙內從姐夫那裡獲得的方法,壓根不需要鐵鍋與柴草,直接用日光將海水曬成食鹽,其中所費的人工不過是人拉肩扛而已,這兩種製造法橫跨了五六百年的技術積累與革新,其中的成本差異何止百倍。
自從施衙內在小島上秘密開設鹽場後,朐山鹽場基本不煮鹽了,鹽監光是轉手收購吃其中的差價,從手指縫裡露出一點殘羹,就能讓鹽場鹽工感恩戴德了,因此,自打私鹽出現以來,整個鹽場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對外鐵板一塊,訊息封鎖的很嚴密。
可是施衙內的鹽場並不大,這種走私活動又不敢明目張膽,所以整個鹽場的產量,除了供應施家,外流的並不多,鹽場鹽監老是處於吃不飽的飢渴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方舉人“偶然”獲得了施家曬鹽法後,看到對方也是個舉人老爺,鹽監大人不免動心了——百倍的利潤,足以讓他冒險。
沒想到,有些活兒別人幹得,就是某些天生倒黴蛋,一上手總是弄砸——誰能想到方舉人行事囂張,惹怒了海州城的大佬,人家不自己出面,躲在幕後擺弄幾下,方舉人頓時杯具了。
可是,整個事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