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7章 偶遇,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67章“偶遇”

第267章“偶遇”

大堂內一片沉默,眾人的目光都向屏風後面望去,稍後,一名年輕的族人忿忿地站起來指著時燦說:“長房不公,到現在公中的錢也沒個說法——燦弟,如今十七叔在眼前,你說說今後的錢糧該怎麼交納,公中的錢財你是如何掌管的,打算花在哪裡?”

時燦雙手緊緊攥著,腳下不自覺的想往屏風後面躲,屏風後隨即傳來一群的淅淅索索聲。時穿見到時燦難堪,趕緊擺手表態:“族中的錢糧分配,我是不想插手,如今燦侄兒是海州的長房宗子,按理這筆錢財理當交到他手裡,至於他怎麼管,是僱個掌櫃打理,還是尋找其他人,都無關緊要,只要賬目清晰就行。”

屏風後面的聲音平靜下來了,屏風前,幾名族人得到時穿明確表態——不想插手族務,這個表態雖然略略抵消了他們的擔憂,但時穿的話也封死了他們插手族務的可能,於是,這些人對繼續爭奪心灰意懶起來,也不再幹涉時燦跑到屏風後請示彙報。

幾經往返,時燦從屏風後面捧出一份賬本,那上面記載著公中錢糧的收取份額,以及使用辦法——按現在西方人的看法,中國宗族裡繳納的公祭錢,實際上相當於一種稅收,而這種稅收倒是體現了現代的納稅觀念:權力與稅額相等。

按宋代的鄉約民俗,所有交納公祭錢的族人都有權查賬,這就限制了對公祭錢的非法挪用,而挪用公祭錢在宗族裡也是極端大罪,嚴重者甚至可以被宗族放逐。

一般來說,宗族之中的潛規則是:誰出的錢多,誰就有權對這筆錢財的分配掌握話語權。身為族長,或許在交納公祭錢上有例外,因為他的地位不是來自對族中的貢獻,而是因為他有個好爸爸,可以順利得到族長的位置。但僅此而已。

族長可以對這筆公祭錢做點小手腳,但錢財大的流向還要受到族老的監控,這當中,如果不是因為血脈親疏而成為族老,則需要對族中做出額外貢獻,從而獲得自己的話語權。

總之,炎黃民族的宗族事務是華夏民族經過幾千年演變,從而誕生出一種環環相扣,彼此制約的機制。它是一種“相對公平”的體制,期間,華夏民族歷經磨難,每次改朝換代,王朝的行政體制法律體系都要進行大的變更,但族規卻一直未變,這說明宗族體制至少比個朝代法律受擁護,也因此比那些法律擁有更強大的生命力。

翻看了一下族中的錢糧簿,時穿見到錢糧走向大致明確,賬目記得還算清晰,他提起筆來,在屬於自己的那一頁添上了應該繳納的份額,這個份額當然比一般的族人稍多一點,由此他也就跟六叔一起,成了族中兩大執事之一。

接下來兩天,時穿又與族人在一起處理了一些族中雜物。無非是商量田地的劃割,走關係從附近招納了一些短工,將各房的口糧田播上了種子,而後規劃好葡萄園,從各地收購合適的葡萄苗,以及高新聘請栽培人員等等。

這些事務當然不可能在一天中完成,時穿也不打算親力親為,他只是站在旁邊給族人做出規劃,把各類具體細節闡明,並佈置下去,讓大家知道每一步該做什麼,剩下的時間裡,時穿基本上都在抄著手,勘察白虎山谷的地形……好吧,時氏族人認為這是在遊山玩水。

在此過程中,時穿所展示的現代管理學手腕,讓這群九百年前的讀書人深表歎服。經驗主義與理論化系統化的管理學不在一個高度,即使族人出身宰相門第,以前也學過管理家務,但以前他們只知道該怎麼做,不知道為什麼要如此做,所以當時穿拿出一套系統化的管理學理論後,族人的歎服,已經不是人類可以阻止得了

當然,族人首先佩服的是時燦的老爹時河,底下的議論最初是這樣開始的:“還是少宗主有眼光啊,瞧瞧十七郎辦事,條理多麼清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