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0章 開香堂了,興宋,赤虎,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諭端坐在首席,州通判坐於他下手,上完香的教授則陸續按班次歸做,整個大殿中只有一人跪著——方舉人。

祭祀儀式雖然看了個尾巴,但時穿已經覺出來了——這不是開香堂儀式嗎?難道,古代黑社會覺得這文化人聚一起開香堂的儀式,很讓人羨慕,乾脆設定:今後幫會的重要典禮就是開香堂。

哈哈,沒準幫會的開香堂典禮,真是照搬讀書人的做派的,因為在古代,讀書人的地位最崇高。他們的愛好很容易成為流行時尚。

時穿正在走神,只見一位教授捧上學籍名冊,可憐方舉人,才把學籍轉過來不久,名冊上最後一名舉人就是他,很好找的。學諭連樣子都不裝,直接翻到最未一頁,大聲念出方舉人的學籍,而後沉著臉喝斥:“子謂季氏曰:‘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子曰:‘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是其親,亦可宗也’;又曰:‘先王之道,斯為美。’《周禮》:‘天子之妃百二十人:後一人、夫人三人、嬪九人、世婦二十七人、女御八十一人’——天子不過一妻,庶民焉敢二妻?

皇宋《戶婚律》有章:‘諸有妻更娶妻者,徒一年,女家減一等。若欺妄而娶者,徒一年半,女家不坐,各離之。’如今你三書六禮,偏偏記載去趙氏為平妻——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而今,我海州學舍依律革去你功名,聽有司宣判——來人,打去他的帽子,革去冠帶,轟出殿堂”

話音剛落,一個早已等待的教授上前,用手中的戒尺打去方舉人的文士冠,扯落他腰上的玉帶,大聲呵斥,讓方舉人滾出文化人的殿堂。

方舉人眼中全是憤恨與不甘,時穿身邊的時燦也滿是不甘,他挽胳膊擼袖子準備上前幫忙,被時穿緊緊揪住不放,稍後,幾位身強力壯的學生上前,插著胳膊把方舉人向外驅趕。

時燦之所以想上前幫忙,是因為宋代是個國情一點都不特殊的時代,這個時代的華夏,如同當時整個人類世界一樣,是不準警察進入學堂的。這時代的衙役沒有資格進入文化人的殿堂,他們只能站在門外,等待方舉人功名被革之後才可以鎖拿。而殿堂上,別看學諭品級不高,知州卻管不著,他的考核是垂直考核體系,只與本地才子學者的數目掛鉤,跟收了多少學費無關。

所以,按一向的規則,出了這樣的事,只能靠本學堂學生來處理,方舉人若是掙扎的話,在場的讀書人都有義務上前幫忙,壓制舉人老爺的反抗——大約所有開香堂的典禮,都是如此。

然而方舉人掙扎的卻並不強烈,也是,這年頭,孔廟是最神聖的。讀書人都不是人類,二十天上的星宿——文曲星。對神的責罰,凡人怎敢過分忤逆?

不一會兒,幾名並不強壯的學生將方舉人……哦,不,現在他該叫方老漢了——學生們將方老漢趕出文廟大殿,方老漢一直死死地咬住下唇,到了學宮門口,早已等候的衙役趕緊給他戴上枷鎖,快速地將他拖走……

方老漢完了,剩下的事情,是周圍緊盯的餓狼上前將方老漢血蟹肉骨頭一點點的吞噬……

當然,以上那些活兒,但凡有點骯髒的,全是宋朝人乾的,連線收方老漢的造假作坊,也是以崔小清的名義實現的,跟時穿沒有半點關係……

目送方舉人出門的學諭大人打發了方老漢之後,看見站在門邊含笑的時穿,馬上換上了一副笑容,舉手招呼:“長卿,過來,讓你看到一付鬧劇了,慚愧,老夫有負教化之責啊”

時穿拱手回答:“先生,常言說,林子大了啥鳥都有。況且這方舉人只是外來學籍……而且是買來的舉人”

這話學諭大人愛聽——不是他的責任啊

學諭大人滿臉含著笑,等時穿拜見了通判大人後,他溫和地問時穿:“你身邊那小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