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二章 關於多國部隊合圍金兀朮的事後軍事小結,史上第一混亂,張小花,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尤其是唐宋時期的工藝是沒法比的,鐵劍和鐵劍對砍,兩家都是一個大豁子。可如果拿鋼和鐵對碰鋼身上最多起個鋸齒。兵器是要經過士兵長年累月的使用地,有一件稍微打磨後就可以再次參戰的武器。對一整支軍隊來說可想而知是一個什麼概念——胖子計程車兵透過繳獲就交換現在幾乎人手幾件精鋼馬刀。

至於兵馬俑1號到6號那更不用說了,聯軍造出來沒用上的秦弩全都贈送給了嬴胖子,秦軍地弩箭儲備量已經夠10萬人連續對一座城池籠罩打擊10天的了。

當然,這不能說這次行動中越落後就越佔便宜,秦楚軍更側重硬體的更新換代,唐宋元明的人馬則在戰術上收益匪淺,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們的飛躍絲毫不比秦軍差。

首先,多兵種聯合作戰是他們以前不曾接觸過的,那時各國各有各的專長,只能侷限地靠增強自己的特長兵種來稱霸疆場,現在他們都深刻領悟到只有綜合實力地提升才是硬道理,由此衍生的多國聯合作戰經驗可謂是意外之喜。

在理論上,自身非常強大的國家領略了以炫耀武力方式進行的閱兵而帶來的威懾力,比如唐朝,歷史上也曾有過閱兵,不過那只是單純的瞭解本國實力的一種方式,由閱兵衍生出來的,是軍事演習,像宋明這些後來久疏戰陣地國家有了這個方法就可以把自己地戰鬥力保持在均衡的水準上。

空對地覆蓋打擊地輿論攻勢,這就是秦兵帶來的啟示,秦朝的弩,後面的朝代當然也可以造出來,只不過從前他們只注重箭弩的殺傷力而忽略了另一種重要戰術,那就是宣傳力量,輿論很重要,把勸降書穿在箭上發給敵人成為這次參加了聯軍的各國部隊在今後戰爭裡制勝的法寶。

軍事人才的培養,在多元化的戰爭中,一個領導型人才勝過100個經驗豐富的老兵,這是他們在唐軍的長蛇陣法中領悟到的,李元霸再猛,他只能負責一個陣眼,小強再弱,他可以帶來無數陰損的點子來出奇制勝——這就是先進的理念啊,這就是穿越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啊!呃……話說很多理論知識好象確實都是我傳授給他們的。所以這些國家後來都展開了軍事教育,形成了最早的軍校,我的名字在這些軍校的教材裡被經常性提及,就像現代電影史裡經常提起黑澤明、希區柯克一樣,我摘錄了幾條內容如下:著名軍事理論家蕭強曾說過,我們光腳的時候不怕那些穿鞋的,等我們也有鞋穿的時候,就要讓丫光腳;打仗打的是什麼,我們有錢的時候就打錢,我們有士氣的時候就打士氣,我們什麼也沒有而人家有錢又有士氣的時候,我們就跟他比速度……這最後一條被人們評價為是不遜於“兵者詭道也”的名言,可是我真的忘了我什麼時候說過這麼一句話。

最後是科技帶來的差距,這次明軍的大炮起到的作用聯軍有目共睹,讓大家深刻體會到了高科技的威力,章邯就鬼鬼祟祟地找到王八三竊竊私語了半天,後來我問王八三才知道他是想從明軍手裡買兩門洪武大炮……

一天之後,聯軍營地就空曠了很多,秦軍主力部隊也已回國,只剩下王賁帶著幾千人在等秦始皇,唐宋元明的大軍也都進入了兵道,徐得龍帶著人來跟我話別,我納悶道:“你們還回去幹什麼,就留下上梁山多好?”

徐得龍微笑道:“我們有我們的使命,嚴格地說,我們這段時間已經是當了逃兵了。”

我嘆氣道:“那走吧,記住,要實在應付不來了要聯絡我,咱們再去南宋接著教訓金兀朮那小子。”

徐得龍也知道這事說來簡單其實不大現實,仍舊是一笑,帶著李靜水和魏鐵柱他們給我敬了一個禮,集體回南宋抗金去了。

眾人裡,該回育才的回育才,土匪們也收拾輜重跟我道別後緩緩向梁山進發。

我見身邊重新只剩下我和嬴胖子、二傻、李師師和金少炎幾個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科學御物

鮮橙炒臘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