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九十六章 近臣威武,嬌妻如雲,上山打老虎額,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五百九十六章:近臣威武
到了文景閣這邊,沈傲步入閣中,朝趙佶行了禮,便老老實實地跪著,也不說話。
在以往,趙佶都是叫沈傲坐下說話的,今日卻沒有叫,不理不睬的樣子裝作在看一幅字帖,沈傲略顯尷尬,朗聲道:“陛下,微臣尋了樣東西,知道陛下一定喜歡,特來獻上,請陛下賞玩。”
趙佶冷哼一聲道:“朕沒這個興致。”
說罷,繼續去看桌上的字帖,繼續對沈傲不理不睬。
沈傲大是尷尬,舔了舔嘴,也不再說什麼。
過了一會,趙佶突然道:“把東西拿來給朕看看。”
沈傲大喜,立即拿出錦盒來,湊過去在御案前將錦盒開啟,笑呵呵地道:“陛下請看。”
趙佶故作漫不經心地掃了錦盒一眼,沉吟道:“和氏璧?”
沈傲頜首:“陛下果然見多識廣。”
趙佶淡笑搖頭,將一方玉印取出來,撫摸了玉的紋理,翻開玉印的底座,便看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撇撇嘴道:“這是不世出的寶物,怎麼會在你的手裡?”
和氏璧傳為琢玉能手卞和在荊山發現,初不為人知,後由文王賞識,琢磨成器,命名為和氏璧,成為傳世之寶。春秋戰國之際,幾經流落,最後歸秦,由秦始皇製成玉璽。之後玉璽歸於漢劉邦。入唐後卻不知所終了,後世的君王幾經尋訪,卻都不知所蹤。只這一樣寶物,絕對非同凡響。
趙佶仔細把玩,臉色變得莊肅無比,突然抬眸道:“它不是和氏璧。”
沈傲淡笑道:“陛下何以見得?”
趙佶道:“和氏璧是用荊玉作成,荊玉質地溫和,置於手心,溫而不燥,可是這塊玉石雖然偽作的惟肖惟妙,偏偏玉質上卻是差了。”分辨出了玉璧的真偽,趙佶顯得興致勃勃,繼續道:“再者相傳國璽傳入隋宮。隋亡之後,蕭後與隋皇孫政道攜玉璽遁入漠北突厥。此後唐軍入突厥,索回蕭後和皇孫政道,玉璽又歸於唐,直到後晉石敬瑭攻陷洛陽前,後唐末帝和后妃在宮裡***,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時投入火中。從此之後,和氏璧便再無蹤跡,後世尋訪了數百年都無所知,豈是你能尋到的?”
沈傲笑道:“陛下慧眼如炬,微臣歎服,這玉,確實是贗品。”
趙佶忍不住自得地捏了捏頜下的鬍鬚,道:“拿一個贗品也想來糊弄朕,朕豈是好矇騙的?”
沈傲笑著道:“陛下,微臣萬死。不過這玉璧,雖不是和氏璧,卻也是一件寶物。唐書中曾言:唐初,太宗李世民因無傳國玉璽,乃刻數方“受命寶”、“定命寶”等玉“璽”,聊以***。陛下,可曾記得這個典故嗎?”
趙佶頜首,蕭後和隋皇孫帶著印璽逃入漠北時,有相當一段時期內,初唐是沒有和氏璧的,當時的唐太祖李淵倒是並不介意,唯獨在太宗皇帝眼裡,卻是如鯁在喉,於是命令匠人偽作和氏璧,造受命寶。只是到了後來,玉璽從突厥那邊奪回來,才將這些贗品全部廢棄。
真正的和氏璧固然是價值連城,可是唐太宗偽作的幾樣受命寶也是彌足珍貴。趙佶曾收藏過一方定命寶,可是受命寶倒是沒有見識過,這時忍不住多看了手上的玉印一眼,道:“何以見得這就是受命寶?”
沈傲道:“陛下看那底座的章刻,那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之間是不是有印泥的積澱。”
趙佶認真細辯,果然在縫隙之中有紅泥,只是時間過得太久,早就斑駁風乾,若不細辯,還真是看不出。
沈傲繼續道:“唐時的印泥區別甚大,最主要的是水調硃砂的比例,好的印泥紅而不躁,沉靜雅緻,細膩厚重。印在書畫上則色彩鮮美而沉著,有立體感。時間愈久,色澤愈豔。質地差的印泥,印出來則顯得色澤灰暗或淺薄,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