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章 印綬符節朝局危,三國:興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尚書僕射賈詡,立有大功,所進四策,無不是燃眉之急。
但所有人都贊同的時候,卻有人嗆聲。
眾人舉目看去,是黃門侍郎荀攸。
袁氏士族,雖然是以袁氏為龍頭,汝潁集團的世家為核心。
但荀攸並未追隨袁隗,逃往南陽,而是留在了雒陽。
當然,劉辯明白,這並不是因為荀攸多忠心。
而是作為潁川郡的最強士族,荀家一向以袁氏為榜樣,多頭下注。
甚至還有一種可能,留下來的人中,很多人會充做袁隗在雒陽的眼線,乃至於無間道。
面對荀攸的冷嘲熱諷,賈詡並未回話。
他是尚書僕射,對方只是一名黃門侍郎。
倒是尚書令盧植,開口問道:“公達有何奇策?”
他好為人師,喜歡提攜後進......
荀攸快步上前,先行禮,然後道:“當此時最緊要之事,應是立即天子下詔,加蓋尚書印、太尉印,昭告天下。”
賈詡淡淡一笑,道:“這豈不正是我所說四策之首。”
荀攸則是微笑回應賈詡,然後道:“太傅南遁,帶走了所有的符節印綬和工匠。
其在路中必然就開始行上公書及尚書令印,告知天下,言說國家暴虐,或是受奸人所惑,號召天下人清君側。
所以在下說,立即。
而且,應立即徵原本已不再宮中任事的工匠,製作印綬符節。
然後再以制書加蓋尚書令印及三公印,追認前詔!
同時,為了提防各地作亂,還要對雒陽八關的守將和兵卒進行更換。”
雒陽實際上是一個盆地,周邊有八個關口,北有小平津關和孟津關,東有旋門關,東南有軒轅關,南有伊闕關、大谷關和廣成關,西有函谷關。
可以說,只要守住這八個關口,就能把敵人堵在雒陽盆地的外面,確保雒陽的安全。
當年太平道之亂後,靈帝劉宏立即就加強了八關的防禦。
聞言,眾人的面色逐漸凝重起來,他們對於南逃的袁隗可能造成的破壞,預估有些不足。
盧植老成謀重道:“此時更換守將和士卒,多有不妥。
可令司隸校尉多派監察官,令中都官徒隸前往監察。有異心者,則更換之。”
劉辯的臉色也逐漸凝重:“可,牽招,速去安排。”
“符節印綬一事......”
漢制,中樞天子行書一般有策書、制書、詔書和戒書。
像這種牽涉叛亂定義的,肯定是要用制書。
制書就不僅僅是皇帝加個印就行。
因為現在錄尚書事的太傅、大將軍,所以正確的制書應該有皇帝之璽和太傅、大將軍以及尚書令的印。
大將軍身死不過幾天,偏遠的州郡甚至不知道。
而知道大將軍身死的附近州郡,制書應該有皇帝之璽和太傅以及尚書令的印。
皇帝要罷免太傅,那至少也要有皇帝之璽和三公印以及尚書令的印。
蓋勳的眉頭深深皺起,道:“公達之言極是,此時詔書混亂,以我之見,當請出傳國玉璽!”
在他看來,這個時候,天子和太傅肯定都會向四方州郡發書。
哪個是真,哪個是假,根本無法分辨。
既然如此,有傳國玉璽印的,自然更加有說服力。
皇帝的印章專用名稱為“璽”,又專以玉質,稱為“玉璽”。
玉璽共有六方,為“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在不同的檔案中,使用不同的玉璽。
另外,在皇帝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