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章 西園亂完北軍亂,三國:興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稍顯驚慌的楊彪,虎賁陛長紀靈反應極快,當即怒吼道:“打永樂宮,清君側!”
吳匡聞言,登時縱馬高聲喝道:“接太傅軍令,攻打永樂宮,清君側!”
話音剛落,數千西園軍潮水一般向前衝去。
“打永樂宮,搶錢糧女人啦!”
一個個雙腿猶如裝了彈簧,飛奔,跳躍,沒有停歇......
紀靈急忙護持著楊彪、周忠等人閃避到了一邊。
隨著大部分西園軍離開,卻有一校西園軍依舊保持著整齊的佇列,並未追隨其他人而去。
見狀,紀靈頓時愕然,他抬頭看去,這才恍然:“原來是右校尉淳于瓊的部眾。”
他聽袁術說過這個人。
淳于瓊驍勇善戰,治兵嚴格,頗有些手腕,就是自視過高。
總體上而言,比我紀靈差點。
......
北軍五校的營地中。
兩軍陣形並未像西園軍那邊涇渭分明,西涼兵和北軍列陣距離並不遠。
而北軍中壘校尉張璋和統領西涼兵的奉車都尉董旻,甚至還在一起相談甚歡。
中壘校尉原是西漢年間統屬北軍五校的長官,後來因為權力太大,被東漢減省。
漢靈帝殯天之後,何進趁勢收攏了北軍和西園軍。
他以吳匡為護軍,統領西園軍。
又重新設定了中壘校尉,由親信張璋擔任,負責統領北軍五校。
至於何顒擔任的北軍中侯,這個官職類似於刺史(類似後世政委),只有監察權,並無統領的許可權。
此時的北軍中侯實際上是孔融,但他是董卓表的,在軍中並無威信。
而孔融,素來也瞧不起董卓。
當南陽名士,原北軍中侯何顒上門,曉以大義,索要印綬的時候。
自認為名士清流的孔融,當即便把印綬歸還於何顒。
所以,當何顒持印綬前來後,也只是暫時壓制住了北軍。
張璋心中狐疑,暫時沒有動作。
不久,便有隨從前來,告知大將軍袁紹已拋棄印綬,前往冀州,並喚他同去。
“原以為本初俠義無雙,乃天下俊傑,誰知道豎子不足與謀!”
聞言,何顒氣的破口大罵,但卻不打算前往冀州。
他年歲已大,如今奸宦盡除,正是在中樞一展才能的時候,怎可再去州郡。
何顒是純正的黨人,年輕時與太學生郭泰、賈彪,太傅陳蕃、清流領袖李膺等人交好,聲名顯著。
後來逃亡到汝南、潁川,所到地方,結納豪傑,興建“奔走之友”,以拯救被迫害的清流。
由此,何顒名聲愈重,就連大將軍何進都不敢小覷。
此刻逡巡在北軍之前,五校兵馬都不敢動彈分毫。
張璋雖然有統兵的權力,一時間卻無可奈何。
董旻遙遙的看向皇宮,心情愈發急躁。
廝殺聲和鼓譟聲不絕於耳,按照原本的安排,不應該有這麼大的動靜啊!
董旻小聲道:“校尉,我安排一人射殺何顒如何?”
張璋急忙擺手:“不可,不可,何中侯名聲甚隆,連我都要敬仰三分。
你若是射殺他,北軍定會進攻爾等。”
“這北軍到底是聽你張校尉的令,還是聽他一箇中侯的令?”董旻皺眉挑撥。
一側的胡軫忽然建議道:“我們或者可以擇一個神射手,自營外射殺何顒。
然後大聲說是奉天子令,如此一來,便可鼓譟北軍和西涼兵進攻皇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