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章 朝會爭議說雙雄,三國:興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袁隗先是不動聲色,否定了劉弘和丁宮的建議。

把鍋甩給何進的同時,又提醒大家有兵亂的可能性。

面對詰難,輕飄飄的一句,把問題甩給了侍中大夫等人。

如此還顯得自己大度,會徵詢所有人的意見......

劉辯嘴角浮出一絲微笑,若不是禮儀不合,他甚至想出列給袁隗鼓掌、點贊。

經由這樣一番操作,袁隗已立於不敗之地。

按照他的意思去處理,那就遂了他的心意。

或者不按照他的意思去處理,那也無所謂。

因為這樣的話,那士卒就一定會譁變。

正是,勿謂言之不預也。

接下來,局勢崩塌,又要請他這個太傅出來安定乾坤,收拾殘局。

......

在袁隗的提醒下,眾位侍中、大夫、議郎們議論紛紛。

光祿大夫淳于嘉出列,建議道:”城中兵卒衛士,維持前制便可。

新募之兵與邊軍,可裁汰老弱,精選身世清白之人,補入京中。”

侍中伍孚道:“此舉言之尚早,當此節時,應用軍中威望深重的將軍,以震懾驕兵。

臣提議,可宣左將軍皇甫諱嵩入京。”

話剛說完,侍中劉岱就出列道:“士卒管轄迫在眉睫,如今原前將軍董諱卓就在京中,何故舍近而求遠啊!”

聞言,又一位光祿大夫種拂立即出列:“董幷州乃是涼州人,又常年在外征戰,其心難測,

前孝靈皇帝曾招其為少府而不應。”

淳于嘉再次出列,斥道:“昔日事態多變,羌胡之兵非我族類,本就難治。

如今董幷州有救駕之功,尚未封賞,種大夫卻懷疑大臣,豈不令人寒心?”

眼看兩人要爭吵,侍中周毖忽然道:“不知大將軍府長史還有人推薦?”

隨著他這句話,眾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長史王謙的身上。

見狀,王謙看了袁紹一眼,隨即舉著笏板出列,躬身一禮後道:“微臣推薦武猛都尉丁建陽。”

丁建陽,便是丁原。

“武猛都尉?”

劉弘還在疑惑。

王謙已經繼續說道:“丁建陽出自泰山郡南城縣。

為人粗略,有武勇,善騎射。

為南縣吏,受使不辭難,有警急,追寇虜,輒在其前。

裁知書,少有吏用。”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丁原為人大大咧咧,有點謀略,武功高性格勇猛,擅長騎射。

在南城縣當縣吏的時候,特別聽話,有緊急情況和追賊寇的時候,都衝在最前面。

還喜歡看書,年少的時候就有幹才。

文武雙全,又聽話,簡直就是士大夫喜歡的武將模板。

果不其然,這話一說,眾人紛紛點頭。

見狀,太后何思也就看向太傅袁隗,問道:“太傅意下如何?”

袁隗點點頭,聲音蒼老:“丁都尉有威名于軍中。

昔日幷州刺史張懿被休屠各胡所殺,丁都尉被任命於危難之中。

不但能穩住局面,還能撿拔將領於行伍之中,供大將軍驅使。

嗯,是個人才。“

頓了頓,又道:“尚書郎許靖,與其弟許劭曾舉辦‘月旦評’,名揚天下,有識人之能。

許尚書,依你之見,丁都尉當居於何職?“

聞言,盧植臉色微變。

他是吏曹尚書,但太傅袁隗卻跳過他,直接問詢他的下屬,尚書郎許靖。

許靖拿著笏板行禮後,建議道:”微臣議丁都尉任執金吾,掌緹騎和武庫,並從前漢制,暫領北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寶貝

三毛

大唐:從神探狄仁傑開始

帥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