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5章 謀劃三輔太史慈,三國:興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黎陽!”

荀諶、逄紀、郭嘉、邴原、管貢等人相互看了一眼,接著或是思索,或是點頭。

許攸此人,嘴是毒了點,但計謀和眼光確實不差。

黎陽地處太行山和中原平原的過渡地帶,東臨黃河,西依清河水。

是出入中原,溝通南北的咽喉要地,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黎陽?”

袁紹順著冰龍一般的黃河,向西看去。

他並不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上,他和曹操將圍繞黎陽展開一場決定大勢的戰鬥。

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置縣黎陽。

曹操看到黎陽的重要性,於是在黎陽興建防備,準備作為對付袁紹的橋頭堡。

誰知道劉備趁機反叛,打亂了曹操的佈置。

為了避免雙面作戰,曹操只得率領大軍極速前往徐州,擊敗劉備。

而這個橋頭堡也就被袁紹趁機奪下,成為袁紹進攻曹操的中轉基地。

接著袁紹渡過黃河,雖然在白馬、延津吃了敗仗,但戰略意圖卻已達到,直接推到曹操的最後一道防線——官渡。

後來袁紹戰敗,也是第一時間逃回黎陽。

到了黎陽,袁紹也就穩住了局面。

隨後,袁紹病死,曹操和袁譚袁尚又圍繞著黎陽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激戰。

黎陽戰敗後,袁譚袁尚就只能逃回鄴城,自此徹底失去和曹操爭雄的主動權。

......

當然,此時駐紮黎陽的好處,是可以與武城成一個半包圍圈,形成對河內郡北部的戰略包圍態度。

“韓冀州此前重兵於清河國等地,未必會同意我們出兵武城吧,畢竟武城與鄴城不過數里。”

華歆思索道。

荀諶笑道:“此一時,彼一時也,天子要動兵,冀州肯定是重中之重。

朱儁已經被調回雒陽,接下來,可能會有重臣大軍到河內郡。

幽州牧劉虞雖和我們交好,但此事未必會站在我們這邊。”

逄(pang,非逢)紀點點頭,道:“以我之見,劉幽州當以觀望為主,不過難保天子不派使者督促。

更何況公孫瓚一向有大志,定會有所動作。”

袁紹點點頭,道:“必須要派一支使者去幽州,一定要穩住劉虞和公孫瓚。”

這時,許攸又建議道:“可聯絡黑山賊張燕與匈奴人,封鎖道路,沿途截殺暴君的使者。”

袁紹點點頭,思索一番,道:“善。”

然而他看向眾人,道:“這些都是守成之策,難免有些被動,諸位還有良策,可主動出擊。

如此有進,有退,方可保完全。”

聞言,眾人紛紛開始思索,或是皺著眉頭,或是掐著鬍子。

這時,袁紹的目光落到郭嘉的身上。

作為四世三公的袁家人,又是庶生子,他能做到今天的地步,自然不是一個簡單的角色。

袁隗在的時候,他就已經是天下清流的領袖,誅殺宦官的先鋒官。

無論是能力還是名聲,都遠遠勝過其他袁家二代。

而他擅長的不僅有謀略、眼光,還有制衡。

原本的歷史上,他帶著汝潁派系來到冀州,用汝潁系制衡冀州系。

但同時,他在汝潁系內部,相互制衡。

冀州派系裡同樣如此。

之前謀主是荀諶,但他也重用郭圖,用來制衡荀諶。

如今沒有了郭圖,他又開始準備重用郭嘉。

這個說難聽的叫制衡麾下,避免一家獨大。

說好聽點,也叫雨潤均沾,每個人都有發揮的空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寶貝

三毛

大唐:從神探狄仁傑開始

帥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