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2章 上公將軍加太傅,三國:興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話向下說而已。
尚書令賈詡眉頭微皺,道:“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道路不通,使者難以到達。”
說到這裡,他補充道:“這個,其實使者即便到了,那些邊疆大吏也可以將使者囚禁,甚至殺死。
然後託詞於叛軍。
同時以州兵不能過界的理由,繼續觀望。”
盧植道:“揚州、徐州確實道路不通,刺史陳溫並非袁賊矯詔,他和徐州刺史陶謙,能安定一州之地便可。”
說到這裡看了一眼劉辯,劉辯點頭認可。
廣陵郡屬於徐州的地界,歷史上張超帶著大軍來到陳留後,就再也沒有回去。
大機率,老窩廣陵郡被徐州刺史陶謙給偷了......
從後漢書中,陶謙選拔趙昱為茂才,遷為廣陵太守可以看出,廣陵郡實際上處於陶謙的控制之中。
至於揚州刺史陳溫,歷史記載不多。
但從他和丹陽太守周昕幫助袁紹的小弟曹操,可以看出,其和袁氏之間,關係很好。
不過奇怪的是,在袁隗的矯詔中,卻讓陳瑀去替代陳溫。
從最新的訊息可以看出,陳瑀被趕走,去投奔袁術。
可見陳溫沒有理會這個矯詔,做的比黃琬聰明。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陳瑀和陳溫大機率是同族,陳瑀和陳溫攤牌了。
結果陳溫把陳瑀勸走了,畢竟他這個揚州刺史是真的,陳瑀這個揚州刺史是矯詔的。
如果接受了矯詔,也就是說上了袁氏的戰船,以後想下船就不太容易。
還不如,先維持局面,我陳溫也不出兵,就觀察著,你陳瑀繼續去給袁家效力。
這樣的話,一邊下注,一邊觀望,更安全。
不過陳溫壽命不長,192年就病死了。
......
在劉辯一邊點頭,一邊胡思亂想的同時,盧植繼續說道:“幽州與幷州相通,
劉虞既然為大司馬,而中郎將公孫瓚平定張純張舉叛亂時,就曾帶兵前往青州、冀州。
可令重臣為使者,前往幽州,督兩人出兵冀州、青州。”
聞言,司空崔烈忽然開口道:“此行非我莫屬啊!”
說完,在不少人震驚的眼神中開口道:“我乃冀州博陵郡安平縣人,曾在幽州就職,有重名於北州。
此去幽州,那劉虞和公孫瓚即便有反意,也斷然不敢殺我。
我以天子節仗,督幽州兵進攻冀州,冀州北必然簞食壺漿來迎接,如此中山國、博陵郡(原安平國,184年安平王劉續因有罪而被誅殺,廢除安平國。)河間國及渤海郡,將為國家所有。”
“這......”
不少人看著崔烈,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好。
知道你有重名在幽州,但這一般都是別人誇你,你這怎麼自己誇起自己了?
而且你半價購買司徒的事情,被孝靈皇帝劉宏爆料之後,名聲就不太好嘍......
崔烈假裝沒有看見眾人的神色,繼續道:“臣次子崔鈞州平為西河太守,為匈奴人所懼。
我之車隊經雁門郡入幽州,亦無人敢當。
嗯,還可以順道安撫一下雁門郡太守郭縕。
聽聞他子淮少年俊傑,可推舉為童子郎,或經策試可入秘書監。
不知陛下以為若何?”
眾人:“......”
劉辯:“......”
此君真是個幹才啊,這麼大年紀,這麼高的位置了,還天天想著幹活。
這麼好,這麼多的理由,我不讓你去都對不起你。
哎,對了,郭縕的兒子淮不就是郭淮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