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9章 冊封皇后朱儁罵,三國:興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平定白波之亂的戰役,使得劉辯的威名一時無兩。

隱隱有“少年光武,重塑大漢”的趨勢。

當然,其中自然少不了大儒蔡邕等人的推波助瀾。

蔡邕親自提筆書寫《辯帝隻手平白波賦》,一時間在太學之中傳唱不休。

至於平定白波叛軍之戰,也是照例論功行賞。

如張遼、徐榮等人雖然立下大功,不過因為原本的提拔過大,仍居於原位。

而進行了爵位和錢財方面的封賞。

與此同時,奉詔而來的唐瑁,也是就是唐姬的父親,被任命為九卿之一的少府。

接下來,在群臣的上書下,冊封皇后的典禮如火如荼的開始。

雖然劉辯一再下詔從簡從簡,但太常馬日磾等人卯足了力氣,引經據典,聯絡事實,據理力爭的要大辦。

即便最後被砍掉不少儀式,但也成為十二月雒陽的一大盛事。

唐姬被正式冊封為皇后,崇德殿更名為長秋宮。

同時,蔡貞姬被冊封為貴人,杜氏、鄒氏、馮方女、貂蟬(天子賜名)等被封為美人。

作為皇帝,在後宮這一方面就是有天然的優勢。

不需要當婊子立牌坊,不需要施展手段巧取豪奪。

自然有人給你送,幫你挑。

......

盛典之後,一個大問題,很快就拋到了內朝之上。

彙報的是大司農周忠,問題就是老生常談的缺糧。

“雒陽乃大漢之都,耗費錢糧數以億計。

自袁賊叛亂,山東南陽糧道斷絕......”

周忠的哭訴被劉辯打斷:“周卿還是說詳細點。”

在劉辯看來,周家世代都是袁氏的死忠。

周家發家就是靠的袁氏,歷史上袁術盤踞揚州的時候,周家也是果斷的投靠了袁術。

即便袁術稱帝,周家仍是不離不棄。

一直到公元198年袁術即將徹底崩盤,周瑜方才離開。

而他的從父周尚,並沒有一同離開的記錄。

在他看來,其他的重臣出使,或許是為了勸說州郡。

但周忠絕對是想逃離雒陽,因為周忠的子嗣都不在雒陽。

至於忠君思想,劉辯一直認為那是忽悠底層人的。

對於公卿大臣們,他其實是以公司高管的角度去看。

宗族勢力,那就是小股東。

“陛下既然如此說,那臣就昧而言了!”

又被劉辯責備,周忠反而破罐子破摔。

“雒陽作為大漢的京城,需要的糧草是海量的。

首先,皇宮的消耗,日費千金,當然,陛下已經縮減半數,但依舊消耗巨大。

其次,雒陽城龐大的官員和功臣之後,他們的俸祿,他們的封邑,都要支付。

第三,大家身邊的那些奴僕賓客,也就是所謂的雞犬,同樣需要海量的糧食。

第四,陛下如今徵兵、練兵,還有原本關口的衛戍部隊。

第五,都城的百姓、商賈。

這一項項的,哪一個不需要大量的糧食。

如今自袁隗叛變,南陽、豫州、兗州的路阻隔不通,更無一車糧食運到雒陽。

河內朱儁還在觀望,冀州那邊的糧食,也被阻隔。

幷州,還要靠我們資助,涼州在叛賊手裡,關中的糧食倒是有,不過收攏流民屯田,收服河東,也用的差不多。

只有敖倉有些糧食,不過那是儲備戰時用的,否則山東若有動亂,我們都不用打,兵自己就散了。”

“敖倉、滎陽和成皋,為雒陽防衛的前鋒。

山東有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寶貝

三毛

大唐:從神探狄仁傑開始

帥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