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3章 黃琬設宴論望族,三國:興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此同時,劉辯正在和趙淳、毋丘毅、士孫瑞等人在閒聊。
“這個,有些家族叫郡望,又叫郡之望族,還有說是群族之冠,這個是如何區分的?”
劉辯好奇的問道。
士孫瑞解釋道:“陛下,郡望,就是郡中的望族,在一郡之中,有名望,有地位,有莊園田宅,且族人眾多才行。
群族之冠嘛,就是這個郡中勢力最大,名聲最大的那個家族。”
“和官職沒有關係麼?”
劉辯看了毋丘毅一眼,“現在河東群族中,官職最大的就是毋丘將軍,那毋丘族,不是河東之冠嗎?”
聞言,毋丘毅擦了擦額頭道:“陛下厚贊,望族那是多年累積而成。
朝中之官,機遇很重要,不過是一時的榮譽,爵位、經學、門生故吏和田宅才是根本。”
趙淳道:“陛下,若要看哪一族是郡中之冠,便要看在一郡治所中,誰的田宅最多,勢力最大便可。”
見劉辯疑惑,趙淳解釋道:“一郡之地,郡治所在,乃是中心。
無論郡中哪個望族,還是豪強,肯定都想居住於此。
如此能人居多,每一處田宅和官吏的易手,都代表著各方望族爭鬥的結果。
而且,這並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所以,能在郡治之地擁有最多的田宅和最大的勢力,自然是一郡之冠。”
劉辯頷首,趙淳這個中常侍,倒是說的透徹,沒有哪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後世不也是如此,一省之地,省會才是核心,最牛的人,基本都會居住於此。
(一般情況下最有錢的就是省會,金陵城除外。)
“中常侍此言,倒是一言中的。”
士孫瑞同樣點頭,“如此一說,那河東之冠,便是居於安邑城的經學世家衛家。
衛家出於姬姓,起源於河南,後各地遷徙,興盛於河東之地。
前漢大將軍衛青、丞相衛綰,使得河東衛家興盛無兩。
安邑衛家是丞相衛綰這一脈,後裔衛暠在顯宗(漢明帝,劉秀的兒子劉莊)被徵召,在路徑安邑的時候去世。
於是顯宗賜安葬於安邑,衛暠子嗣便定居於安邑,雖不說世代有兩千石,倒也是河東最有名的經學之家。
如今衛家的族長,乃是衛固,字仲堅。”
說到這裡時候,毋丘毅明顯愣住,他沒有想到士孫瑞對河東郡衛家的瞭解,這麼多。
居然比他了解的還要多。
看來,天子應該是屬意士孫瑞為河東太守了。
想到這裡,毋丘毅對士孫瑞露出和煦的笑容。
漢時,因為三互法的原因,士族是不能擔任本地太守和縣令的。
所以,本地的豪族必須要和太守縣令處好關係。
當然,太守和縣令到了外地,並無根基,同樣也需要和本地豪族處好關係。
面對毋丘毅釋放的善意,士孫瑞同樣報之以笑容。
注意到兩人的神色,劉辯不動聲色,心中則是微微一笑。
他又想起了後世一部寓意很深的電影。
所謂縣長當官,要勾搭豪紳,以剿匪的名義,去騙窮鬼的錢。
到手之後,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窮鬼的錢二八分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