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章 後商出世大孝子,三國:興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再囉嗦一句,寫給老書友的,新書友自動過濾。

前面全部推倒重寫的,需要從61章開始重新看。)

秉燭夜話。

屋中雖無涼風,身上更有厚服。

但這心中,卻是涼氣嗖嗖,畢嵐:“......”

“先帝一定是發現了這個暗門,於是乎,便把平準從大司農的手裡搶過來。

一方面呢,是不信任這些所謂計程車大夫,一方面呢,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也賺點零花錢。

不過先帝剛薨,那些士大夫們就迫不及待的把中準令又改回平準令,也是吃相難看。”

說到這裡的時候,劉辯似是有點疲憊了,停頓了一會。

“畢公放心,治大國若烹小鮮,我還沒有站穩,不會動作太大!

這平準令,就先放在大司農那裡吧!”

聽到這樣一句話,畢嵐既是放心,又是吃驚,天子心性沉穩啊。

原本他還擔心天子少年氣盛,直接把平準令再搶到手中呢。

如此,先設秘書監,再搶平準令,這姿態一擺出來,恐怕天下士族立馬就會站到天子的對立面了。

大漢帝國的統治,不能光聽華麗的道德,還是要窺探事物執行的本質。

畢嵐畢竟是喜歡做事的實幹派,當即建議道:“聖上,平準在彼並無干係,但要做好監察才行。

只是牽涉商賈一事,利益巨大,此部分士人稀缺,一些郎官前去,往往難有建樹......”

這話說的就比較委婉,這些士人究竟是懂,還是不懂呢,亦或者是被收買了呢?

劉辯點點頭:“這方面是要加強,我讓潘隱到集市中接觸商賈。

到時候可商賈之中挑選心懷漢室,有忠義的商賈子弟,作為相應的郎官。”

畢嵐讚歎道:“分化拉攏,以彼之矛,攻彼之盾,聖上妙計。”

“問題在於,怎麼把這個事情提出來,又不至於刺激士大夫們脆弱的小心臟。”

劉辯繼續翻閱書卷:“光和四年(181年),設定騄驥廄丞,主管各郡國馬匹的徵發。

光和六年(183年),設定圃囿署,由宦官出任署令。

我這個阿翁,對錢不是一般的感興趣啊!”

漢時,馬匹屬於戰略物資,徵發,調配的權力在太僕手中。

劉宏一翻手,又把這個權力收到了少府手中。

少府相當於皇帝私人財產的總管,國家工商稅收,也在此處。

圃囿署主管的園林宮殿修建維護工作,原本屬於將作大匠,現在也被剝離出來,交給了宦官來管理。

也就是說,劉宏把漢時國家政權中能賺錢的實權部門,紛紛從相關的部門中剝離出來,放到他的私產之中。

也難怪光和七年(184年)就爆發了太平道之亂,不然按照劉宏這個節奏,國家實權部門,可能會全部劃到他的私產之中。

見過董事長侵吞上市公司資產的,沒見過這麼不要臉,連祖墳都想挖過來的......

所以,有人說太平道之亂,是世家大族故意放縱。

此時去看,當真是空穴來風。

眼見劉辯越說越過分,畢嵐連忙道:“聖上,先帝所備,也是怕有急需。

光和七年,太平道之亂時,先帝就曾把騄驥廄丞中馬匹全部供給軍隊。

而且把私人財產拿出大半用作牢直。

否則的話,如此動亂之時,若是讓那群士大夫們掏錢,恐怕比殺了他們還難。”

劉辯點點頭,這話說的倒是公允。

後世大明王朝的崇禎,就做了一個反面的例子。

大軍圍城的時候,他磕幹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寶貝

三毛

大唐:從神探狄仁傑開始

帥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