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章 天子回雒閔貢急,三國:興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利用了呂布撤退後留下的灶和糧草。
士卒們飽餐一頓後,便開始返回雒陽。
七里潤準確來說,屬於雒陽外城,距離內城不過七里的距離。
只是因為大雨滂礴,所以增加了行路的困難。
馬車中,劉辯思索著下一步的行動。
此次出宮,收穫已經大於預期,雖然沒有達到逆轉乾坤的程度,但也有了反抗的底牌。
“今天晚上,按照史書的記載,董卓應該會把兵派出去,然後明天再大張旗鼓的回來。”
“這個過程,董卓會親自帶隊呢,還是帶一小部分人馬,留駐在營寨虛張聲勢呢?”
劉辯心中沉吟,盤算著夜間攻打董卓大營的可能性,以及是否會引起袁紹過激反應......
關於這一段的歷史記載,無論是後漢書還是資治通鑑,在劉辯看來,是有一定錯漏的。
根據記載,董卓就每隔四五天讓士兵趁天黑偷偷溜到城外附近紮營,第二天一早再大張旗鼓地返回洛陽,讓人以為西邊又有董卓的部隊來到,雒陽城中沒人知道這一實情。
不久,何進以及弟弟何苗原先所統領的部隊就都歸附董卓,董卓又指派呂布殺死執金吾丁原,吞併了他的部隊,董卓的軍隊因此變得十分強盛。他又暗示朝廷策免司空劉弘,而讓自己頂替他的位置。
這其中的錯漏就是時間線。
按照這個記載,董卓每隔四五天,那等他殺丁原、引誘何進何苗部將,至少也要八九天的時間。
而實際上,董卓八月二十八日凌晨迎天子回雒陽。
八月二十九日就策免劉弘和丁官,並當著百官的面和袁紹決裂。
八月三十日就在召集百官,討論廢帝,並差點殺了盧植。
九月一日就在崇德殿前集合百官,要挾何太后廢除了少帝劉辯。
初三就毒殺了何太后。
這其中哪裡來的八九天時間?
在劉辯看來,這可能又是史官的春秋手法,是在掩蓋董卓奪權過程中百官的一些汙點。
無論是董卓召集百官私底下討論,還是光明正大的在朝堂上討論,反對廢帝的人只有袁紹和盧植兩個人。
也就說明,百官和董卓就算沒有達成統一意見,也是屈從於董卓。
為何要屈從於董卓呢,於是說董卓士兵趁天黑偷偷溜到城外附近紮營,第二天一早再大張旗鼓地返回雒陽,讓人以為西邊又有董卓的部隊來到。
靠著奸詐的計謀強勢的壓住雒陽城中的百官。
有些史官在昧著良心寫的時候,還是會倔犟的留下一點職業節操——自相矛盾。
讓後世有心人去揣摩。
......
讓劉辯擔憂的還有一點,那就是他的到來,改變了一些程序。
到目前為止,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蝴蝶效應,會不會引起各種難以預料的事情。
斟酌再三後,他決定還是暫時隱忍不發,等待事情的發酵,以靜制動。
畢竟一擊不中,容易打草驚蛇,以他現在的兵力,也就沒有了再次出招的機會。
同時,也要引起袁紹和董卓之間的紛爭。
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
此時驂乘的是太尉崔烈,幾番驚嚇之後,老人不但沒有病倒,反而愈發精神起來。
見天子始終沒有聲音,便勸慰道:“陛下但請放心,田芬和王瑰都我同鄉人,且是良家子。
心有天子,不似幷州偏鄙之人!
且射聲營驟所部皆是精銳,於黑夜中聽風辨聲,一箭中的。
屆時驟然發難,可將董卓射殺當場。“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