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章 董卓擒賊先擒王,三國:興漢,紅落,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方有贏的希望,他才會放開手腳。
只有當他自認為獲勝時,才好收網。”
袁隗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我們袁家百年的底蘊,又豈是一個邊疆武夫可以窺探的?”
兩人正談論著,院中已傳來咵咵咵的腳步聲,和隱隱約約的廝殺聲。
不多時,一群士卒蜂擁而入。
看著眼前雄壯的青年將領,馮方眉頭微皺:“怎麼是你?”
......
袁紹端坐於家中,手中握著長劍,徹夜未眠。
他的大腦飛速的運轉,既是回憶往昔,也是在思考。
他雖然是袁家人,但卻是庶子。
庶子在嫡子眼中,和奴僕無異。
甚至袁家很多奴僕,本就是前幾輩的庶子後代。
家族雖然,總有宗家和分家,就如同皇族一般。
天子更迭,諸侯王好的能綿延郡國,差的淪為庶人也是常態。
他比普通人家好的就是,可以在家學中熟讀經書。
袁家家傳孟氏《易經》,是後漢當官,必須要掌握的十四本經書之一。
原本,他大機率會成為袁基,或者袁術的僚屬或者管事。
幸好,他被過繼給了仲父袁成,如此才算有了點地位。
他自小逆反親父,自然也就看不上親父袁逢、叔父袁隗和宦官勾連,居於廟堂高位。
雖然也被舉孝廉為官,但他的志向根本不在此處。
於是他拒絕了家族的福廕,只想做一名義士,和家族關係撕裂掉。
於是藉著嫡母之死,他果斷放棄家族中鋪好的路,守孝三年。
守了三年之後,他感慨嫡父,乾脆又守了三年。
在人生的最黃金時期,拋棄了高官厚祿,守孝六年。
在後漢末這個為了邀名無所不用其極的時代,他袁本初,聲名鵲起。
因為相對於很多人作秀般的邀名,他這個天下第一大公族世家的嫡子,居然真的守孝六年。
隨後,他隱居雒陽,與何顒等清流名士組織“奔走之友”,營救那些被迫害的黨人。
如此漸漸成了天下清流的領袖,名士的楷模。
在享受這些讚譽中,他更加的看不起祖輩,尤其是袁隗之前勾連中常侍的做法。
然而,來自朝堂和家族的壓力,使得他漸漸明白,要想再進一步,只有仰仗家族的福廕。
於是,他串聯於大將軍、家族和清流黨人之間,縱橫捭闔,一舉完成迄今為止的盛舉——誅殺所有宦官。
下一步,不是繼續扶持天子,還天下清平麼?
叔父為什麼要廢帝?!
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就算是霍光那般,最後也落的族滅下場。
當然,最讓袁紹無法接受的是,如果他同意廢帝,那麼他的政治資源將會崩盤。
因為他自命清流,是天下楷模,而且大將軍何進是他的故主。
天子是大將軍的外甥,他繼承了大將軍的遺產,就要守護天子和太后。
無論從哪一點來考慮,他袁紹都不能參與到廢帝中。
如果是董卓要廢帝,他還能號召百官與之對抗。
但若是太傅要廢帝,他只能辭官。
下一步,以叔父三步一算和隱居幕後的秉性......
陡然,一個可怕的念頭浮現在他的腦海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