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天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章 張寧求雨,水淹濮陽,東漢五虎,詹家為先,暮天宇,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魏王,門外有一女子求見,她自稱張寧!”

張寧?天佑的二夫人,她怎麼來了?

“讓她進來!”

“小女子張寧,見過魏王、先生!”

張寧以黃巾天師禮,向曹操、李儒行禮。

“不知夫人前來,有何貴幹?”

“妾身奉軍師之命,來獻破城之策!”

“哦,不知是哪位先生所言?”

“郭嘉,郭奉孝!”

“夫人快些說來!”

聽到是郭嘉所言,曹操興奮異常。

“先生曾言,濮陽地勢偏低,左為朝歌、右臨陰平,內河之水,把陳留隔開,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也造就了一個水槽!”

李儒聽到此處,眸光煥發,“天生郭奉孝,才情斷古今,果真不假,文優歎服!”

張寧說的直白,曹操又豈會不知。

“水淹濮陽,不失為一計,初春將至,何來水源?”

“這就是小女子來此的原因,家父自稱天師,自有來路,妾身偶得家父衣缽,習得呼雲喚雨之能!”

“此話當真!”

曹操如坐針氈,世間之事,皆是人為。

雨露天災,那是神明的領域,凡人怎能觸及其中。

“主公在北門修築高臺一座,祭壇一個,僧徒兩位,道袍一件,屆時,寧自會出手,求得雨來!”

“好,夫人有如此自信,曹奉陪到底,文優,你這就去安排!”

“遵命!”

李儒將信將疑,此等神鬼莫測之法,又有幾人能信。

一連兩日,曹操都未下令攻城,專心修築高臺,這可把管寧、高幹看得懵圈了!

“先生,曹操這是唱的哪出?一連幾天沒動靜,就在這裡修高臺,這是什麼意思?”

“這等部署,聞所未聞,在下不敢妄言!”

饒是見多識廣的管寧,此刻也猜不出曹操的動向。

第三日,高臺建造完畢,按張寧的吩咐,面朝濮陽,背對陳留,左右兩側,掛上旗幟。

臺頂寬八米,祭壇長五米,餘下的位置,剛好夠三人立足。

施法之日,張寧身著道袍,頭戴發冠,手持仙繩,健步如飛,似有一股超凡脫俗的絕世氣息,好似飛昇之路,就在眼前。

臺下士卒見此,紛紛佇立當場,在他們看來,張寧此舉,非仙即神。

“文優有何見解?”

曹操見識過,即便親眼所見,還是難以置信。

“似仙非仙,卻超出常人範疇,天師教,果然有獨到之處!”

有此能力,黃巾起義時期,只要張角約束好手下,不殘害百姓,大漢恐怕,已經改朝換代了!

張寧移步高臺,身上的氣勢,徹底變了。

屬於人間的氣息,逐漸消散,周身環繞著神明的味道。

這一幕,被濮陽城頭的管寧、高幹,盡收眼底。

“先生,那女子難道是仙人?”

“將軍,不要自己嚇自己,世間哪有什麼神仙,裝神弄鬼,看看她要耍什麼花樣!”

管寧嘴上這麼說,心裡卻多了一絲敬畏,他遊歷過許多地方,雖不相信世間有仙,但有些事情,不是隨便就能說清楚的。

張寧隔空點燃三炷香,朝天三叩首。

如此炸裂的一幕,讓李儒都為之一顫。

“她是如何做到的?”

“青天為證,厚土為明,今,天師府傳人張寧,求雨一場,破敵之用,望尊恩准!”

張寧又是三叩首,起身時,道袍飄逸,散批的秀髮,騰空而起。

一秒,

兩秒,

三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庭院帶著我來到了古代

逍遙客2211

大漢:我為武帝排憂解難

肉肉滴小饅頭

代號財神

北鄉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