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拿天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節,檀郎,海青拿天鵝,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今皇帝,別處建樹無多,生兒子倒是在行,有十七個。他立過兩位皇后,後宮的寵妃年年翻新。太子的生母荀皇后,就是當年連累我入獄的袁太后和袁恢的外甥女。
當年袁氏雖可一手遮天,但終究要臉,沒有讓自家的人繼續當皇后。當然,肥水也斷不可流了外人田。荀氏與袁氏同出河北,乃是世交和姻親。袁太后主事,將外甥女荀氏立為皇后,荀皇后的兒子立為太子。
袁氏自以為從此可高枕無憂,然而樂極生悲。
荀氏和袁氏一樣,本就是重臣。兩家雖關係密切,但先帝時袁氏獨大,已是嫌隙漸生。皇帝繼位後,對荀氏甚是優待。荀後的父親荀康官至太尉,包括荀尚在內的幾個兄弟亦加官進爵,身居要職。袁氏最後倒臺,荀氏乃是出了大力。
荀氏雖取代袁氏,受盡皇恩,但荀氏比袁氏懂事,得勢之後,對皇帝俯首帖耳,忠心不二。可惜,也並非萬全。
太子雖立儲多年,但性情暴戾,無論朝野,都不太喜歡他。而自從皇帝幾年前立龐氏為後,朝中便有了廢立太子的流言。不過太子前世修了福,他的兒子名邕,敏而好學,頗受讚譽,甚得皇帝喜歡。前年,皇帝將他立為了皇太孫。
皇帝的目的甚為明確,長幼有序,古來廢立乃撼動根基的大事,不可輕率。太子立了多年,雖不討人喜歡,但終究是嫡長。為長遠計,皇帝想傳位給皇太孫,便須得先留住太子。
龐後育有二皇子平原王,同為嫡子,離太子之位不過一步。不過龐後和平原王一向順從老實,似乎無心爭位。尤其是平原王,在太子面前唯唯諾諾,近乎白痴,時常受太子欺辱。
城陽王嘆口氣:“太子這般脾性,著實不好。”
“他若改得,早無今日之事。”桓瓖道。
公子卻道:“且不提這些。此事於太子不利,於我等卻是大好。”
桓瓖和城陽王皆訝然:“哦?”
公子的手指輕輕撫過茶杯沿口,目光灼灼:“太子、平原王與殿下皆皇嗣,自不可輕易出征。然秣陵侯新任主帥,則要新開幕府,他帳下幕僚諸將,該選任何人?”
*****
我覺得公子對從軍之事當真著了魔。
接下來的事情果然被他言中。
河西換帥的訊息傳出之後,平日沉溺玩樂的貴胄們紛紛踴躍報國,形勢喜人。
本朝戰事頻繁,提拔尤重軍功;且今上踐祚以來,甚少敗績。所以,世家子弟們對入伍一向頗有熱情。不過,自從數年前收復了吳越之後,天下漸趨安定,戰事越來越少。而像河西平叛這種勝利在望的大戰,便成了再肥不過的好肉,引得無數人覬覦。
其中也包括公子。
與別人不同,他是當真想去從軍。那日從城陽王的府裡出來之後,他就再也坐不住,數次向主公和大長公主提起此事。然而毫無懸念,均造否決。
而與公子相比,桓瓖則順利得多。
與公子相反,桓瓖並非主動要去,而是他的父親桓鑑親自出面,在荀尚帳下給桓瓖謀了職,在後軍裡當管糧草押運的司馬。
桓瓖對此無異議,事情定下時,他還得意洋洋地特地穿著一身鎧甲來桓府吃飯。
那日,公子十分暴躁。
回到室中的時候,他將家人剛送來的幾封聚宴請帖扔在地上,厭惡道:“邊陲危急,這些人竟還有心事沉溺玩樂之事,莫非是要應那什麼璇璣先生的讖言!”
說罷,他走到劍座前,取下寶劍,“鏘”地拔出,然後,一劍朝燭臺削去。
兒臂粗的蜜燭瞬間斜斜斷開,未幾,順著切口滑下。
我和青玄對視一眼,一聲不吭。
公子也不說話,氣呼呼地把劍丟到榻上,自去沐浴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