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明·徐後傳_223,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奶孃應下。

徐妙儀回到正房,侍女伺候沐浴更衣,徐妙儀問道:“王爺有沒有家書捎回來?”

侍女說道:“尚無。”

明知是這個答案,徐妙儀卻總是習慣性的問一句,好像只要多問一句,就有一線希望似的。

更衣完畢,換上寢衣,馬三保進來說道:“中山王府派人來說,徐二爺今晚把小世子留在瞻園了,明日送回來。”

徐達去世後,洪武帝追封其為中山王,所以魏國公府通常被尊稱為中山王府。徐增壽和小外甥朱高熾長得相似,十分投緣,舅舅外甥兩個逢年過節聚在一起,總是一沒大沒小的瘋玩。

八歲的小男孩,正是最調皮的時候。沒有親孃的約束,朱高熾在舅舅家肯定比燕王府玩的開心,樂不思蜀了。

徐妙儀早有所料,命人傳了話給兒子,“叫他別玩太野了,後天要進宮去大本堂讀書,皇爺爺親自考驗功課。”

女兒睡了,兒子不在家。徐妙儀躺在床上瞪眼睡不著,披衣到了書房,給朱棣寫信。

無非是兒女們平日的一些趣事,很快寫滿了幾張紙,寫完後放進信封,隨手扔進抽屜。抽屜裡已經擠滿了這種隨手寫成的信件,因為西北環境險惡,朱棣北伐軍行蹤不定,寫了信也沒法送過去,徐妙儀的家書是自娛自樂,等朱棣回來一股腦的給他看。

讀書不多的人一般提筆就困,徐妙儀也不例外,家書寫完後,睏意上來,倒頭便睡了。

次日一早,徐妙儀帶著兩個女兒進宮給帝后請安。皇室這些年開枝散葉,人丁興旺,馬皇后的坤寧宮入眼處皆是盛裝的王妃、還有滿地跑的小郡王,小郡主們。

永安郡主和永平郡主正值天真無邪的年紀,馬皇后很喜歡她們的童言童語,留在身邊說話,胡善圍命宮人端了點心,兩個小女孩別的都不要,專門吃酥油泡螺。

□□側妃鄧銘自以為趣的說道:“女兒隨母,一點都錯不了,連口味都是一樣的。我記得燕王妃最喜歡吃這個,是不是?”

在場的都是親王妃,自持正室的身份,沒有任何人接鄧銘這個側室的話茬。鄧銘的臉紅一陣,白一陣,咬牙藉口寬衣離開了。

出了坤寧宮,路上遇到了東宮呂側妃,論品級,兩個側妃是一樣的,但是呂側妃年長,所以鄧銘讓出了道路,請呂側妃先行。

誰知呂側妃停下腳步,輕輕熱熱的挽著鄧銘的手,“難得見你進宮,走,去東宮坐一坐。”

鄧銘有些意外,她出身武將之家,而呂側妃出身文官世家,平日兩人的性格愛好都不同,只是面子情。今日呂側妃對她如此熱情,好像兩人十分熟絡似的,葫蘆裡賣得是什麼藥?

正思忖著,兩位側妃進了東宮,一路上宮人對呂側妃恭恭敬敬,看著呂側妃氣定神閒的樣子,鄧銘心裡頓時嫉妒之心:同樣是側妃,東宮視呂側妃為女主人,風光無限,是無冕太子妃。而我……我這幾年一直帶著孩子們在別院生活,不踏入□□半步,就是不想讓孩子們認那個北元蠻女為母。

每個月初一十五,還有過節的時候,秦王朱樉會做做樣子,回秦王府住一晚。其餘時間都在別院陪著鄧銘和孩子們。

可是別院再好再溫馨,怎麼比得過正兒八經的王府?王音奴這個賤人一直不肯死,霸佔著□□。

在自家地盤上,呂側妃明顯放鬆了許多,看似隨意的問道:“今天鄧側妃帶著孩子們進宮請安,中午皇后娘娘要賜宴的,你怎麼提前走了?”

鄧側妃飛揚跋扈慣了,並不把呂側妃放在眼裡,直言反問道:“今日既然有午宴,皇后娘娘可曾叫了呂側妃赴宴?東宮離坤寧宮並不遠吶。”

呂側妃很少參加這種皇室宴會,因為她是側室,品級比親王妃低,可又一把年紀了,怎麼好意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