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明·徐後傳_219,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徐妙儀哭道:“我不懂!我只知道您為了自己的私心,忍心再次拋開我。好容易重拾的父女情,您就這樣說不要就不要了!我鄙視您!您是個膽小鬼!”

“妙儀啊妙儀。”徐達伸出粗糲的手,擦去女兒的眼淚,“我現在明白了,五年前,為何常遇春走的那麼突然。”

徐妙儀一怔,“開平王常遇春?他……他當年病死柳河川,傷在……”

徐妙儀不忍說下去。當年常遇春死時才四十歲,是大明開國功臣裡年紀最輕,卻最早去世的大將。

徐達淡淡道:“常遇春和我一樣,傷在脊背,因背瘡而死。當時軍報上說常遇春受傷後並無大礙,繼續行軍作戰,誰也沒想到他會死。我當時很悲痛,相信了這個說辭,並沒有注意皇上居然沒有重罰隨軍的太醫和軍醫,其實……常遇春應該受了重傷,但一直隱瞞了病情,帶傷作戰,一鼓作氣取得大勝,那時候已經神仙都難救他了,固匆匆病逝。”

徐妙儀很是震驚,父親說的有道理,當時王寧就在常遇春帳下,他懷疑過常遇春之死,甚至想過要徐妙儀開棺驗屍,但當時徐妙儀以為王寧被捲入東宮嫡庶之爭,太子妃常氏和側妃呂氏之間的宮鬥,所以立刻打消了王寧的念頭,命他搬出開平王府,不要陷進宮鬥難以脫身。

現在仔細想想,常遇春這種大將,而且是事關重要的北伐,呂氏不可能、也沒有本事使用下作手段害常遇春。唯一的合理解釋,就是父親徐達推測的那樣:其實常遇春受了重傷,為了避免動搖軍心,一直密報不發,強撐著戰鬥,只有皇上知道真相。

徐達嘆道:“按照皇上的脾氣,應該嚴懲隨軍太醫,輕則流放,重則杖斃,可是那一次只是削職罰俸了事。這次北伐回來,我原本以為會和常遇春一樣,病死在凱旋的歸途中,但是老天憐憫,讓我活著見到了外孫,我已經很滿足了。妙儀,既然不能馬革裹屍還,那我寧可站著死,不能躺著活。”

作者有話要說: 11月11日11點準時更新,今天太后生日啦,我要陪著親媽逛街血拼吃飯,遲到了。

購物節不剁手的秘訣:碼字,起碼碼字寫文的時候需要雙手,沒閒功夫清空購物車。

☆、第226章 榮極一時

朱棣抱著胖熾在瞻園的花園裡遊玩,兩個小舅子陪著遊園,外頭春景正好,柳如絲,風如片,潤溼的,充滿花香的氣息沁人心脾,和西北似乎永遠都停不下的風沙是天壤之別。

征戰沙場,挨刀槍,吃風沙,可不就是為了後代有安逸日子過麼?懷中的胖熾被鳥語驚醒了,他果然喜歡花紅柳綠的世界,並沒有哭泣,睜開黑漆漆的眼睛好奇的四處張望,朱棣小心翼翼的將兒子豎抱起來,視野更加開闊了。

胖熾還沒滿百歲,脖子不夠硬實,看了一會就累了,肥肥的下巴擱在朱棣寬闊的肩膀上,嘴裡像只螃蟹似的吐著細密的泡泡,煞是可愛。

兩個舅舅在後面逗弄著,胖熾的笑聲驚飛鳥雀,徐增壽看見小外甥手癢癢,“燕王殿下,這小子很重,換著我抱一會吧。”

朱棣捨不得放手,“不打緊,沙場上的重甲都超過五十斤,我經常穿幾天都不用解甲,早就習慣了。”

三個半男人(胖熾算半個)游到一半,瞻園大管家急匆匆趕過來說道:“天使帶著聖旨來了,現在車駕剛入徐府街。”

魏國公世子徐輝祖忙說道:“開啟大門,紅毯鋪地,擺上香案,準備接旨。父親那裡告知了沒有?”

大管家遲疑片刻,說道:“我先去告訴的國公爺,國公爺正要換上朝服接旨,但是被燕王妃按下了,說國公爺身體不適,要世子代為接旨。”

徐輝祖問道:“父親同意了?”

大管家說道:“剛開始不同意的,後來燕王妃說了些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