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明·徐後傳_170,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現異像約半盞茶後,南風突然停止了,樹葉微絲不動,連天上的雲都靜止了,短暫的寧靜後,突然一陣地動山搖,鳳陽城像一艘遭遇暴風雨的船,激烈的搖晃著,船上的人們被甩的如物件似的在街面上滾動,瓦片磚牆如雨點般從天而降,砸向人們的血肉之軀。
錦衣衛和燕王親兵手挽著手,將朱棣和徐妙儀護在中間,地動過後,鳳陽城房屋倒塌了一半,剩下一半也沒人敢住進去,大家寧可住在帳篷和臨時搭建的草房裡。
地動之後,天上烏雲滾滾,壓城而來,黑雲壓城城欲摧,一道閃電過後,大夏天的下起了冰雹,天氣驟冷,隨後是綿延不絕的大雨,地動加上水災雙面夾攻,給了這座剛剛興起的中都新城當頭一棒。
鳳陽是龍興之地,朱元璋的故鄉,連祖墳都在這裡,訊息傳到京城,朝野震驚,洪武帝要御駕親自去家鄉賑災,被文武大臣阻止了,國不可一日無君,豈能兒戲。
最後宰相李善長退讓一步,說可以叫儲君東宮太子代天子去鳳陽賑災,太子朱標臨危受命,連夜趕去鳳陽。
朱元璋對著家鄉的方向跪地痛哭,馬皇后也跪在身邊,對著公婆寢陵的方向三拜,勸慰道:“四郎在密信上說鳳陽皇陵並無大損,城牆只是有些地方開裂了,並沒倒下,所謂地動傷了大明龍脈的謠言純屬無稽之談,是別有用心之人想蠱惑民心,亂我大明,皇上保重龍體,莫要太傷心了。現在最重要的是賑災,儘量挽回損失,多救一些百姓。”
朱元璋鬢髮霜白,聽聞鳳陽地動後,鬢邊的白霜爬滿了頭髮,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高處不勝寒,只有面對同甘共苦多年的結髮老妻時,朱元璋的眼神裡才會露出一絲迷茫和搖擺:
“去年星象屢出異端,二月歲星逆行入太微,三月熒惑犯井,四月熒惑犯鬼,五月太皇犯畢。欽天監說是五星紊亂,日月相刑之像,老天在警告朕。朕也下過罪己詔了,可是老天怎麼還不放過朕?鳳陽地動,緊接著又鬧起了水災,難道這是老天在懲罰朕?”
馬皇后勸道:“皇上,鬼神之說,不能全信的。”
朱元璋搖搖頭,“朕以前也不信的,被迫下罪己詔,只是為了堵那些整日嘰嘰喳喳大臣們的嘴。可鳳陽地動,撼動祖宗們的長眠之地,剛建好的城牆都開裂了,朝裡朝外議論,說這是天譴,老天給的警告。可朕不服啊,難道朕真的做錯了嗎?”
“朕自從登基以來,勤勤懇懇,從無一天鬆懈,連病痛時都堅持批閱奏摺。朕整頓朝綱,肅清吏制,愛惜百姓,可是那些人卻把朕比作秦始皇,罵朕苛刻,獨斷專行,朕分封兒子們,他們又怨朕分封太奢,當一個明君怎麼就這麼難呢?”
馬皇后輕撫著洪武帝的太陽穴,說道:“又頭疼了吧,皇上,我是婦道人家,後宮不得干政。論理,談到政事,我應該回避才是。只是這幾天我聽允炆這孩子講史書,把古時鳳陽曆朝歷代的災難都說了一遍,皇上居住的村落屬於太平鄉,其實那個地方從來都不是太平之地。太平只是百姓的理想罷了。”
“就好像嬰兒出生時算八字,陰陽五行,五行缺什麼,金木水火土,小名裡就寫個什麼字。亂世出英雄啊,皇上榮登大寶,一心想將飽受痛楚的家鄉變成蘇杭那樣的人間天堂,甚至一度想要遷都鳳陽。若要成就如此基業,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定有各種阻礙,這次鳳陽地動,是老天在考驗皇上扶持鳳陽的決心。越是緊要關頭,皇上就越不能退縮,搖擺。”
馬皇后將地動由天譴轉移成了考驗,洪武帝暗淡的眼眸漸漸亮了起來,“你說的對,鳳陽自古以來是多災多難之地,否則朕的父母兄弟何以飢餓而死呢,朕現在都記得荒年的時候連樹皮都啃光了。如今的鳳陽雖遠不如江南繁華,但至少是史上最好的時候了,朕免去鳳陽的稅賦,百姓安居樂業,朕對得起父母,對得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