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明·徐後傳_160,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些偽裝成和尚的都是錦衣衛的高手,殺人如麻,和佛門清靜之地格格不入。

智及禪師雙手合十,“阿彌陀佛,就諸法之生與不生,說六句之不可說,即生生亦不可說、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不可問,不可說,一切順其自然。”

作者有話要說: 喵喵第一次堅持了愛情,朱棣之前的無條件的付出沒白費。

出了兩個皇帝,龍興寺名符其實

☆、第164章 春雷震震

朱棣挑著糧食,艱難的往山半腰守林人茅屋而去。

他曾經兩次來過鳳陽老家,第一次是皇陵建成,將祖父祖母的墳墓遷進去,整個皇族都來到鳳陽祭拜祖先。第二次就是徐妙儀被北元世子買的裡八刺劫持到了鳳陽韭山,他接到密信前來解救。

但從來沒有一次像這次被罰鳳陽曆練這番落魄潦倒,生不如死。挑著沉重的擔子行走在山路上,剛剛結痂的鞭傷又扯開了傷口,他能夠感受到溫熱的血液如蚯蚓般從脊背綿延而下,濡溼了腰帶,正月的寒風吹過,浸透了鮮血的腰帶凍的硬邦邦,就像那天父皇抽打他的鞭子。

不過**上的痛楚不算什麼,心裡的懷疑和糾結才折磨人。一開始朱棣十分篤定徐妙儀會來鳳陽救他,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開始慢慢不自信了:

她真的會來嗎?

我在她心裡有那麼重要嗎?

如果她看見一無所有的我,會不會退縮?

她歷經坎坷,是個對愛情和婚姻充滿悲觀看法的女人。我一次次堅定的抓著她的手,一次次安慰她搖擺的心,而這一次,我被父皇罰到鳳陽思過,無法走出半步。

妙儀,我們能否過這最後一關,就看你的決心了……

朱棣行經一片桃樹林,正月裡乾癟的樹枝上已經有了一簇簇密集的褐色花苞,稍稍一暖和便要開放,山半腰處,竹籬茅舍在樹林間隱約可見。

終於要到新家了,這裡和京城氣派巍峨的燕王府簡直是雲泥之別,不過好歹是遮風避雨的安生之地。

朱棣挑著擔子快步走向新居,一貧如洗的茅草屋,連門鎖都沒有,窮到這個地步,確實也不需要鎖這種精緻的玩意兒。

朱棣推門而入,幸好上一個守林人留下了被褥,失血和飢餓使他頭暈,他放下擔子,倒頭昏睡過去。

朱棣是□□渴喚醒的,頭暈腦脹的摸到廚房,水缸卻是空的,朱棣猛然想起龍興寺的僧人說冬天山上溪水乾涸,需要去山下河裡挑水吃。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體膚、空乏其身……”

朱棣往返茅屋河流七次,方注滿了水缸,一路默唸著宮裡大本堂夫子們教的文章激勵自己。

倒了半鍋水,抓了兩把麥子撒進去,打算煮一鍋麥子粥解決晚飯。朱棣尋遍了整個茅草房,都沒找到點火的火鐮等物。

這才是窮的叮噹響。

朱棣找了一段木柴,取出柄匕首削尖了——或許朱元璋擔心兒子在山上被餓狼吃了,居然想到給他留一柄防身的匕首。

削好了木柴,朱棣從被褥裡扯了一些棉絮擱在木頭上,削尖的木柴擱在中間,猛地來回搓動,當他嗓子快要乾的冒煙時,鑽木取火的棉絮也開始冒煙了。

朱棣大喜,小心翼翼的伺候這難得的火種,終於引燃了爐灶。

麥子粥在鍋裡咕嘟著,聞著清甜濃稠的麥子香,看著爐膛裡跳躍的火苗,父皇訓斥的話歷歷在目:“……當年朕種過地、荒年裡甚至要過飯,為了家計當過和尚,經歷種種磨難。不要以為你在沙場衝鋒陷陣就多麼驕傲,多麼了不起。其實敵軍千萬人不能使人膽寒,但是人會為了五斗米而折腰。餓著肚子,長期不死不活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