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明·徐後傳_157,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一切都是對的,是合理的,哪怕不合理,你會找到足夠的理由推斷合理,這就是愛情,愛情讓人堅定,也讓人盲目啊。”

朱棣心志堅定,說道:“母后,兒臣相信自己眼光和判斷,徐妙儀十年流浪在外,想要挽回她的心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她也正很艱難的對兒臣慢慢敞開心扉了,事情有了開始,就會有起色的,何況謝家案子總有一天會真相大白。沒有誰生下來就會王妃,徐妙儀會慢慢長成一個無可挑剔的燕王妃。”

馬皇后像是被朱棣的話有所觸動,目光悠遠的看著窗外,感嘆道:“這當女子不容易啊,尤其當做大事男人的女人,一定要以大局和丈夫的利益為重,不能有半點動搖之心。”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出身豪富之家,兒時享受過富貴,周圍奴婢環繞,衣食無憂,可惜父親早逝,家族裡的人又靠不住,我父親臨死之前,將我託付給了好友郭子興。郭子興是個豪爽的人,將我收為義女,視為親生,但並不要求我改姓郭,郭子興也是豪商,但後來元朝末年,各種天災**,民不聊生,四處兵荒馬亂,我跟著義父郭子興顛沛流離,吃了不少苦頭,義父只要有一口吃的,肯定是先留給我,然後才是分給他的子女和夫人,後來,義父的正室夫人張氏病餓死了。”

朱棣猛地抬頭看著馬皇后,他只知道嫡母曾經被郭子興收養,但這種秘事首次聽母后說起。

馬皇后苦笑道:“為此,張氏夫人的三個兒子都不喜歡我,只是迫於義父的威懾,他們不敢明面上欺負我。後來義父另娶了一個夫人,也姓張,但因心裡對第一個張氏夫人的愧疚,所以只是當妾,並沒有扶正。”

朱棣說道:“兒臣知道這位小張氏夫人,宮裡郭惠妃就是她的女兒。”

馬皇后點點頭,“小張氏夫人對我很好,過來她生了親女兒郭惠妃,也照樣把我當掌上明珠看待,不準三個哥哥暗中欺負我。所以現在宮中,我也十分看重郭惠妃,是為報答當年的撫養之恩。後來義父起兵,加入當時的明教,你父皇帶著徐妙儀的父親徐達,還有開平王常遇春兩個鳳陽老鄉一起投靠義父。”

說到這裡,馬皇后莊重的儀態裡難得有一絲少女般的嬌媚之態,“那時候兵荒馬亂,耽誤了青春,我二十好幾沒嫁人,義父覺得你父皇有本事,講義氣,是個可靠的男人,便將我許配給你父皇。”

馬皇后喝了半盞茶水,平復了姿態,說道:“婚後也是不停的打仗,義父很快成為了一方霸主,你父皇是他最器重的大將,連三個親生兒子都排在後面。但周圍有人進讒言,說你父皇秘密謀反,想要取而代之。三個義兄因以前餓死母親的舊怨,還有不服氣你父皇重用之事,也跟著落井下石。義父犯了疑心病,解了你父皇的兵權,並將他下大獄!”

朱棣豁然開朗,說道:“母后,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您當年一邊是結髮夫妻,一邊是恩重如山的義父,左右為難。但您最終選擇站在父皇這邊,幫他解決了信任危機,郭子興終究放了父皇。父皇登基後不計前嫌,去年還追封了郭子興為滁陽王。”

這事朱元璋不止一此在兒女面前提過,當年他蹲大獄,飢寒交迫,馬皇后烙餅去看他,為了讓他吃頓熱乎飯,馬皇后將剛烙好的餅貼身放著,送到監獄時還是熱的,而馬皇后的面板都燙出了燎泡。史書還記載,馬皇后“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何等剛烈情深。

馬皇后點點頭,“你明白就好,夫妻本一體,你的利益就是她的利益,大難臨頭各自飛的都不能叫做夫妻,那只是搭夥過日子而已。我希望你能娶到和你同心同德的女子,一起守護燕地,守著大明江山最重要的關隘。”

“當年你父皇下大獄,有不少人勸我與他和離,另覓夫婿,我都嚴詞拒絕了。我將所有的首飾和好衣料都送給小張氏夫人,求她在義父面前為你父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