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明·徐後傳_137,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是陳氏嫁進來徐家,一無所出暫且不說,還總是針對寶貝女兒妙儀。徐達心裡有了耿介:我女兒失蹤十年,失而復得,我心疼都來不及呢,你天天挑刺,這難道不是忤逆長輩的意思嗎?

其實陳氏和徐妙儀有矛盾,妙儀也有錯處,但在父母看來,自家女兒無論犯了什麼錯,大體都是好孩子,是可以原諒的,當大嫂應該多疼愛小姑子,縱使姑嫂之間有矛盾,徐達也故作不知,不聾不痴,不做阿翁,和稀泥便是。

一大家子人過日子,若凡事都分個是非對錯,這是過堂審案,不是過日子啊。

可是陳氏在徐妙儀的婚姻大事上犯了原則性的錯誤,居然拿著小姑子的婚事給孃家謀利,巴結呂家,打起了東宮的主意。徐達覺得簡直不知所謂,對兒媳十分失望。

於是徐增壽和徐輝祖兩兄弟帶著禮物再訪陳家,陳家依然盛情款待,陳老爺子喝得微醺,午間小憩,陳氏親自給父親端了一杯醒酒湯。

陳氏如此舉動,其實是想提醒父親,答應自己跟著丈夫回家的意思,她也知自己那句“庶長子”太過誅心了,丈夫連續兩天來賠罪,給足了臺階,順著下便是,以後的日子還得過不是。

陳老爺子喝了半盞湯,並未解酒,反而有些飄飄然了,薅著山羊鬍須說道:“女兒啊,彆著急,要有耐心,這一次定治得他們徐家徹底服軟為止。你回家才有當家主母的威嚴。”

“哼,別看他們現在是公爵豪門,上一輩祖宗,不,就是魏國公也不過是個泥腿子農民出身呢,洗腳上岸沒幾天,身上還有土腥味,魏國公誠心求娶,正經三媒六娉,爹爹才不捨得把你嫁過去和這些暴發戶為伍。”

陳氏臉一紅,嗔怪道:“爹爹,其實徐大郎對我不錯,這幾年女兒一直無孕,他也沒提納妾之事,家中大事任我掌握,從不相疑。您就別說暴發戶這種難聽的話了,小心被人聽見——皇上也是鳳陽農民出身呢。”

陳老爺子眯著眼閉目養神,說道:“文死諫,武死戰。何況皇上都說自家鳳陽農民,還坦言為了生存當過和尚,還忌諱咱們說嗎?暴發戶們不知禮數,不講規矩,一個女兒失蹤十年,回去後不好好關在家裡教養規矩,當名門淑女,非要天天出來拋頭露面瞎跑,說得好聽點,是充當男兒養,效仿當年花木蘭,說得不好聽,就是不守婦道,不知廉恥。”

到底是自家小姑子,陳氏趕緊出言維護,“爹爹,小姑小事糊塗,大事明白,今年元宵節城牆動亂,她一個姑娘家,硬是逆轉乾坤,將三個妹妹都帶回來了,可見將門虎女,名不虛傳。要不呂家嫡脈為何要娶她當兒媳婦呢。小姑子自有她的好處。”

陳老爺子不屑說道:“女兒家會點拳腳功夫不算什麼,若真動起手,她能打得過男人?無非是護衛得力,人多勢眾,她一個傻大膽不知深淺,只知一味冒進罷了。女孩家應當以貞靜賢淑為主,恪守婦道,可是她偏不聽你的,屢屢頂撞你,還花言巧語挑破你和姑爺的感情。”

陳氏低頭說道:“我和大郎吵架,其實和小姑子無關的。”

陳老爺子睜開醉醺醺的雙眼,“怎麼可能和她無關?你以前在徐家可曾和姑爺吵過?可曾受過小姑子的氣?就是徐妙儀回家後,你才和姑爺起了齟齬,頻頻吵架不說,還生一肚子悶氣,諸事不順,這一切都應徐妙儀而起。”

陳老爺子說的是事實,陳氏嘆道:“爹爹,清官難斷家務事,其實並不都是小姑的錯。您別太武斷了,小姑子一個姑娘家,早晚打發出去嫁人,我忍她一時,不用忍她一世。爹爹,不如我和大郎回去吧。”

憑著女人的直覺,陳氏覺得徐家的動向有些不太對勁,她表面鎮定,實則有些坐立不安。回家的這幾天,親戚們紛紛來串門,一口一個世子夫人,縱使高了好幾輩的長輩也對她彬彬有禮,不敢託大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