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明·徐後傳_7,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再次攤開手,掌心赫然有一粒葡萄。
宋秀兒拍手叫好,虛心求教,洗澡水微涼的時候,她已經掌握了竅門。
姚妙儀又示範了一遍,“關鍵是手要快,心要穩,多練習。熟能生巧。”
宋秀兒嘆道:“小姐真厲害,有醫術這門技藝傍身,還會雜學。你和相比,我就是個棒槌。”
其實宋秀兒很聰明,一學就會。只是她幼年時被繼母虐待,養成逆來順受、自卑膽小的性格,後來差點成了揚州瘦馬,淪落風塵,就更沒自信了。
姚妙儀扯開了話題,笑道:“其實和義父比起來,我是小巫見大巫了。他的雜學才厲害呢,江南第一高僧智及禪師是他的恩師;領袖道教的張天師是他的好友;在儒林之中,吳中四傑,北郭十友都是他的朋友,時常開文會寫詩應答,詩文雙絕;就連這個障眼法都是他教我的。”
“而且道衍和尚很溫和,從來不生氣、給人不痛快,真真的佛口佛心。”宋秀兒感嘆道:“一母同胞的龍鳳胎,怎麼姐弟差距如此之大呢。”
“龍生九子,還各有不同呢。”姚妙儀隨口說道,心頭卻掠過兩個龍子的身影。四皇子朱棣是個冷淡的性子,似乎只對征戰有和權柄有興趣,像極了洪武帝。
而朱棣另一個像洪武帝的地方,就是多疑,在軍營最後幾個月裡,姚妙儀本能的感覺朱棣在各種方法試探著自己,打聽底細。
而五皇子朱橚性情溫和,妙手仁心,只想著治病救人,對自己深信不疑,一副菩薩心腸,果然是龍生九子,各有所好。
洗去一路風塵,姚妙儀打了個呵欠,宋秀兒擦洗涼蓆,準備入睡,突然有客來訪。
訪者是個十七八歲的女子,江南出美女,尤其是蘇州女子多溫婉可人,行走坐立間有種自然的風流態度。就是三分顏色,也能襯托出十分來。
何況這個女子頗有姿色,還帶著優雅的書卷氣,穿著青娟對襟褂子、白綾裙,衣著樸素,人卻如盛開蘭花般美好。
女子提著一籃子還帶著露水的嫩蓮蓬當禮物,歉意而不扭捏的說道:“曉得你路上勞累了,要好生歇息,論理我今晚不該來的,只是……”
“善圍姐姐不用和我客氣了,其實你若不來,我明日一早定去找你說話。”姚妙儀拉著女客的手在竹榻上坐下,給宋秀兒使了個眼色,秀兒退下。
此女叫做胡善圍,出身沒落的書香門第,家中藏書甚多。胡家和姚家是街坊,姚妙儀和胡善圍是手帕交,時常去胡家看書聊天。胡善圍是唯一知道姚妙儀替兄從軍的鄰居。
胡善圍是個外柔內剛之人,此刻屋裡沒有外人,便直言問道:“王寧……他怎麼樣了?為何沒和你一起回鄉?”
姚妙儀一怔什麼意思?難道王寧這個臭小子和胡善圍有過郎情妾意?怎麼平時沒覺察出來啊!糟糕,這該如何回答呢。
見姚妙儀如此表情,胡善圍眼裡滑過一絲不容覺察的悲哀,捏著著帕子笑道:“瞧你,想到哪裡去了?我們三人在這條巷子口一起長大,想著既然你活著回來了,他還沒有蹤影,心裡總是惦記著,要是不來問個明白,今晚就別想睡著了。”
這個藉口並不高明,姚妙儀捕捉到了不對頭,但於情於理,不應該欺瞞胡善圍,於是佯裝不知,坦言說道:“王寧已經升了百戶,我等平民不敢直呼其名,要叫百戶大人呢……”
話說王寧幫助常森找到了親爹——北伐軍副元帥常遇春,常森得到了不亞於兩位皇子的治療,王寧也成了常森的親兵,不再是傷兵營雜役了。
之後得了常遇春的賞識,上了戰場,奮勇殺敵,還走狗屎運俘虜了元軍一位重要的將領,論功行賞,封了百戶。
“……北伐軍攻破大都城後,兩位元帥兵分兩路,追擊逃跑的元朝皇帝和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