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明·徐後傳_241,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神蹟般的事件,胡惟庸再次大出風頭。
第一樁是胡惟庸家的花園水池裡突然冒出了噴泉,並且長了一個石筍!
天降祥瑞,胡惟庸在水池邊大宴賓客,來者多是淮西黨,潑墨作詩,歌功頌德,贊胡惟庸功績蓋世,引來了祥瑞。
這些詩作很快傳到了市井……還有洪武帝的御案前。洪武帝看著詩歌上一個個高官的署名,眼神冰冷。
第二樁更加轟隆京城,據傳胡惟庸家的祖墳半夜時突然發出陣陣紅光!照亮了夜空,一直到天明時方散。守墳人和附近的村民親眼所見,胡家人趕到京城報喜,隔天市井茶樓裡就有人信誓旦旦的說胡惟庸家祖墳冒紅光,並且親眼看見紅光裡飛出了一條金龍……
聽到了這個傳言,茶樓雅座裡,李善長靜靜的聽著聽著茶客們的議論,一言不發的回家,次日,李善長病倒了,並寫了奏本請辭,說自己老邁,實在無法繼續為大明效力了。
洪武帝派了太醫為李善長診治,李善長額頭滾燙,身上發寒,太醫回稟皇上,說得了傷寒,病情嚴重,不是裝病。
多疑的洪武帝才準了李善長的辭呈,並給予厚賜。
李善長昨晚在穿著單衣,以老邁之軀在秋風裡吹了半夜,不得傷寒才怪呢!
連結髮多年的老妻都沒有發覺丈夫的打算,還為李善長可惜,“唉,好容易從鳳陽鄉下回到京城,這官位還沒坐熱呢,就生了一場大病。”
李善長暗道:不生病,就要被胡惟庸一起拖到絞刑架了。
每次吃藥,李善長只喝一口,剩下的藥汁都暗中潑到了池塘,因此他的病一直不見好轉。
燕王府。
朱棣雙拳重重砸在書案上,“李善長太狡猾了,他已經嗅到不對勁,掙脫了我們的大網。”
馬三保說道:“殿下佈局胡惟庸家噴泉石筍,還有祖墳冒紅光的神蹟,他已經不可能翻身了,除掉胡惟庸,剷除淮西黨,李善長只是頭沒牙的老虎,將來不足為懼。”
那有什麼神蹟,都是人為。朱棣命人打通胡惟庸花園的地下暗泉,石筍是早就深埋進淤泥的,順著泉水噴了出來,至於祖墳半夜冒紅光,是點燃了特製的煙火……
朱棣深吸一口氣,說道:“時機已經成熟,你和劉家人說,可以開反擊了,成敗在此一舉。”
洪武帝十三年,歲末,胡惟庸之子胡大郎的車駕突然被後面一輛普通的馬車超過了,而且兩車並行時有過激烈的碰撞和刮擦。
胡大郎大怒,京城地界,居然有人超他的馬車!不能忍!
於是鬧市中人人都看見胡大郎命車伕狂抽馬匹,追趕前方馬車,路邊攤主百姓紛紛避讓,偶有被胡大郎車駕撞翻了攤位,貨物散落一地,只能自認倒黴。
前方馬車拐到了一個僻靜的巷子,似乎放慢了速度,胡大郎勝利在望,命車伕繼續追趕,渾然不覺有人從路邊屋頂上跳到了馬車上,刺客身形敏捷,從車窗翻到了車廂裡,像是早已練過千百遍,雙腿夾住了胡大郎的脖子,輕輕一扭。
咔嚓一聲悶響,胡大郎頸部斷裂,無聲無息的死去,前面趕車的車伕根本沒注意到小主人已經死亡。
刺客探了探胡大郎的鼻息,低聲說道:“為誠意伯報仇,一命償一命。他死了兒子,就用你兒子的命來賠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