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明·徐後傳_251,大明·徐後傳,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應該會善待侄兒們。

總之,不能是朱允炆上位。在皇叔手裡討生活,總比在庶長兄手裡討生活要容易一些。外甥年少無知,從小就被朱允炆的甜言蜜語哄住了,覺得大哥什麼都好,鄭國公是親眼見到妹妹太子妃常氏被呂側妃逼到抑鬱而終,他深信這對母子都不是什麼善茬!

於是鄭國公站出來說道:“皇上,微臣以為火裡火真說的對,無論立嫡還是立長,都各有道理,只要有利大明江山社稷,微臣都並無異議!”

半路突然殺出一個燕王朱棣不說,連鄭國公居然大大方方的接受了燕王作為皇儲人選,呂家的黨羽們頓時驚呆了!

立刻有人跳出氣急敗壞的叫道:“不可不可!燕王是藩王,已經分封燕地,即將就藩!國儲必須出自東宮才行!”

“放屁!”有一個武將忍不出爆出粗話,“剛才你還說嫡皇孫朱允熥尚有,不宜為國儲,長幼有序,主少國疑呢。親王之中,燕王最大,且戰功赫赫,威震八方,憑一己之力收復了五萬北元降軍,誰人不服?庶長孫朱允炆雖然也好,但是他扛過槍、殺過敵,赴過沙場嗎?”

言下之意,就是武將們不服朱允炆,只服燕王朱棣。將來朱允炆繼位,恐怕震懾不住軍隊,要真正面臨“主少國疑”的局面。

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

立嫡派見自家領袖鄭國公都表明了立場,忙站出來說道:“臣附議,立嫡當立朱允熥,立長當立燕王朱棣,方不壞了規矩倫常。”

“臣附議!”

“臣附議!”

眼看著場面即將失控,呂側妃的親爹呂大人不得不站出來說道:“臣反對!東宮乃是國本,豈能輕易動搖,被藩王取而代之?”

火裡火真立刻拍手叫好:“呂大人的意思,是立嫡皇孫朱允熥為皇太孫吧!”

呂大人不敢明說不是,更不能說是,進退兩難,修煉千年的老狐狸,居然敗在了一介武夫腳下。

朱允炆的老丈人、馬全馬大人站出來給親家解圍,“呂大人的意思是說國儲必須出自東宮。”

火裡火真心想反正老子已經得罪了一大片官員,蝨多不癢,債多不愁,也不怕再得罪這位傳說是馬皇后族人的馬大人,立刻反問道:“馬大人覺得應該立東宮那位皇孫為國儲呢?”

馬全當然也不敢明說想立自己女婿朱允炆,於是將球踢還給了火裡火真,“這位將軍有何見解?”

火裡火真聲如洪鐘,說道:“我剛才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啊,如果非要從東宮裡挑,那就立唯一的嫡皇孫朱允熥為皇太孫!”

馬全又反問道:“可是你剛才明明說燕王最合適!怎麼將軍說過的話轉眼就改口了?”

馬全想要挑撥鄭國公懷疑火裡火真是朱棣指使的,以同仇敵愾聯手對付朱棣這個半路殺出的程咬金。

但是鄭國公常茂並不上當,反而站出來說道:“馬大人,火裡火真的意思是說如果立長就立燕王,立嫡就立朱允熥。”

難道鄭國公和燕王朱棣早就合謀了?馬全暗自吐血,死撐著臉面問道:“那鄭國公的意思呢?”

馬全賭鄭國公和呂大人一樣,都不敢在洪武帝面前直言國儲人選,頂多和他一樣,含糊其辭的把球踢開。

但是鄭國公是武將出身,他不像文人那樣欲蓋彌彰、欲拒還迎、得了便宜還賣乖的水磨功夫,都已經到了圖窮匕見的這一步,他乾脆利落的說道:

“先太子英年早逝,國本動搖,應早立國儲,以穩住大明江山社稷,不能永遠這樣無休止的扯皮爭吵。立儲君是國家大事,也是皇上的家事,最終由皇上決定誰為國儲,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只能建議,不能替君做主。身為臣子,只要皇上決定了人選,無論是誰,臣都會輔佐儲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